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C.削弱了诸侯实力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3.(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4.(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第1页(共21页)
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C.货币制度的改变
B.土地制度的调整 D.地区经济的差异
5.(4分)表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
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
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
轧棉厂。
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6.(4分)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不及“革命”的
.这种变化可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第2页(共21页)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7.(4分)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8.(4分)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9.(4分)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3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