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巩义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段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财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这说明,战国时期( ) A.五谷开始种植 C.土地私有出现
B.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 D.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2.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3.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 A.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 D.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
4.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C.农工比重适当
B.百工亦为本业 D.农工任其消长
5.明末,《沈氏农书》记载了浙江嘉湖地区农民每月的事情安排。例如,打铁扒、锄头、桑剪,买蓑衣、箬帽、牛壅、粪、羊草、小鸭、茧黄,雇匠做车扉、鹤膝、修蚕具等事项。材料反映了该地( ) A.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 B.农业生产仍具自给自足性质 C.地区分工协作日趋明显
D.农业与手工业呈现均衡发展
6.两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B.统治者“无为而治”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7.据学者统计,《资治通鉴》中发表过重农言论或推行过重农措施的封建君主有52人之多。君主之所以如此重视,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 A.兴衰关系着农民能否实现温饱 B.是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模式 C.稳定与否关系到封建政权安危 D.是封建政府赋税收入的唯一来源
8.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9.如图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农业生产不断进步 C.社会局势渐趋稳定
B.铁制农具广泛应用 D.小农经济逐步壮大
10.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11.南宋《清波杂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瑞为袖。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