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宝玉挨打》之贾母论辩艺术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之贾母论辩艺术语文《宝
玉挨打》之贾母论辩艺术
贾母之三十六计
——《宝玉挨打》之贾母论辩艺术
传统的《宝玉挨打》教学往往都注重了两条:一是封建正统派贾政和叛逆者贾宝玉之间的矛盾冲突,二是袭人、宝钗、黛玉三个人前后探伤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道德、修养、以及与伤者的不同关系。而忽略了对贾母与贾政这段精彩的对话的赏析。
我每次读《宝玉挨打》都为贾母的论辩艺术所折服,而教师的参考书却没有提及,网上的信息也很少,后来查《石头记》(蒙府本)也只有两句侧批。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最近几日又教读《宝玉挨打》越发觉得如鲠在喉,必欲一吐为快,因而成了今天这篇粗浅的文章。
《宝玉挨打》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三十四回,凡五千七百余字,而贾母与贾政这一番谈辩就写了五百四十余字。可见此处并非闲笔,是作者有意为之。我观此处作者意旨实为突出贾母之精明强干、能言善辩。
一、无能的王夫人
要读出贾母之能言善辩还要结合王夫人对贾政的解劝无能来陪衬方能显出。我们先来看王夫人是如何解劝贾政笞子的。
1 / 10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之贾母论辩艺术
王夫人解劝贾政这一段我认为可以分三个层次: 1、未回贾母,匆忙出场。
分析:不敢先回贾母说明王夫人实在是“和木头似的”(第35回贾母语)。想王夫人和贾政多年夫妻早就应当理解贾政的为人和脾气,平日里贾政就对王夫人溺爱宝玉颇有微词,自己去劝岂不自讨没趣。在荣府除了贾母谁还能镇得住贾政?所以一上来王夫人就失掉了护犊的先机。果然弄巧成拙,“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原文)。
2、抱住板子哭,以贾政需自重,老太太身体不太好为由解劝。 分析:哭能起一定的作用,但说的话可就差了。明明护着宝玉却说是为贾政着想,太明显的虚情假意、避重就轻,果然惹的贾政愈发上火“便要绳索来勒死”(原文)。
3、以死相逼,哭贾珠旁敲侧击。
分析:王夫人一看自己的解劝不但没起作用反而逼的贾政越发上火要勒死宝玉,没办法拿出最后一招以死相逼,又哭出贾珠来触动了贾政的心结,惹的贾政也“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原文)。
事情到这,王夫人才算暂时护住了宝玉。可是仍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贾政还在伤心、上火,并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没想就此罢休。只有贾母到来才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问题,并让贾政心服口服。
二、“熟读兵书的老太君”
2 / 10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之贾母论辩艺术
贾政笞子,虽系父子冲突,但无论在笞挞者还是被笞者之间,都绝无和解余地。一方有充足的理由,一方则是老祖宗的心肝宝贝孙子。这对于一个蛮横的家长,也许跟儿子闹得不可收拾;而在一个平庸的祖母,又可能除了像王夫人那样痛苦外束手无策。但贾母毕竟曾经沧海,下面我戏用三十六计解释一下贾母的辩论艺术。
第一招“打草惊蛇”。
贾母深深知道贾政的脾气(和王夫人有得一比),惟恐贾政有个闪失伤了她的宝贝孙子。所以人还没到就颤颤巍巍的说“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原文),这句话内涵很清
楚“你要打死宝玉就是要绝我,索性连我也打死算了”。直接拿出王夫人的第三招以死相逼当第一招。“姜还是老的辣”,贾母一出场我们就见到了她的英明果断、斩钉截铁。
果然贾政一见母亲来了慌忙出迎,连忙陪笑(虽然有人说贾政是个假正经,可对孝道他还是很注重的)。可他竟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没体会到母亲的心情,还说什么“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见第一步制止贾政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才“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道……”(原文)。这一细节可见贾母“大家规模,一丝不乱”(脂砚斋评语)。
第二招“围魏救赵”“反客为主”。
3 / 10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之贾母论辩艺术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