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机械加工厂风险评估报告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结合本公司的情况具体物的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见表3.2-2。

表3.2-2 物的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一览表 代码 名称 具体危险有害因素 1.车床、钻床、铣床等高速旋转的机械设备,冲床、压力机、折板机等压力设备缺少防护或防护缺陷、防护距离不够、起重机械吊缆磨损、吊钩无防脱装置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伤害。 2.车床、电焊、组装、配电盘、电缆线等用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漏电、带电部位裸露等在生产过程中引发触电或引发火灾等事故伤害。 3.车床、冲压机等高噪声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时间接触噪声可能发生发生伤害。 4、车床加工、钻床加工、砂轮打磨等机械加工中高速旋转的加工零部件,可能会因抛射、飞溅等对人体造成伤害。 5、焊接车间气割作业乙炔火焰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伤害。 6、燃气泄漏或燃气系统使用不当会造成火灾伤害。 7、高速旋转部位、电焊机等高温设备及物体可能会造成伤害。 7、氮气储罐可能因设计缺陷或使用不当发生爆炸,造成伤害。 8、X射线机因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完善造成电磁辐射。 9、起重作业、电路维修等可能会因为作业时信号不明确,或信号缺失造成伤害。 1.燃料库房储存有柴油、钢瓶车间利用天然气加热可能会因储存不当引发泄漏甚至发生火灾爆炸。 2.电焊作业、抛丸作业等作业存在粉尘等危害因素,危害人体健康、安全。 21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2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2.3. 环境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环境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地下作业环境不良和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包括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

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包括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等。 结合本公司的情况具体环境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见表3.2-3。

表3.2-3 环境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一览表 代码 31 名称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具体危险有害因素 1.铆焊车间、加工车间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杂乱易引起事故伤害。 2.生产车间物品堆高缺少必要防护易引起事故伤害。 3..下料、铆焊等车间内采光照明不良,影响视线,易引起事故伤害。 3.3. 事故类型分析

通过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划分,本公司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爆炸、高处坠落、坍塌、容器爆炸等。

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诱因详见表3.3-1。

表3.3-1 事故类型分析

序号 1 2 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 诱因 1、车床、钻床、砂轮、抛丸机等操作时高速旋转物料脱离抛射造成人员伤害; 2、高处物体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生产过程中因叉车行驶、转运货物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出现损坏发生事故; 压力机、钻床、车床、铣床、镗床、磨床、剪板机、折弯机、电焊机等机械设备设备缺少可靠的防护措施或防护设施损坏,违章操作等,可能发生挤辗、绞伤、刺割等对人身的机械伤害 厂区有起重设备20台,可能会造成起重伤害。起重作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业中,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滑车砸人以及倾翻事故,坠落事故,提升设备过卷扬事故,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体触电等 1、电器使用管理不当、电路老化引起触电; 2、雷雨天气引起雷击事故。 1、等离子切割、气割、焊接操作等,作业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等就易造成人员烫伤。 5 触电 6 灼烫 2、电气设备由于长时间或高负荷运转导致机壳温度升高,会造成灼烫伤害。 3、因各种原因引起燃烧、爆炸等火灾,也会造成二次高温灼烫伤害。 1、因柴油等化学品泄漏遇到明火或静电等引起的火灾,或引发爆炸; 7 火灾爆炸 2、生产过程中易燃物品因操作不当发生火灾; 3、因电器使用不当或线路老化引起的火灾; 4、燃气系统泄漏或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 5、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爆炸。 8 高处坠落 有高度超过2m的工作场所,电工、机械维修人员高处作业未带安全带等防护措施,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 1、厂房等建构筑物因地震、台风、碰撞、年久失修等原因坍塌,造成设备设施及人员损伤; 9 坍塌 2、设备设施因平台、斜梯、支架护栏等过载、腐蚀、检修不及时等原因坍塌,造成设备设施及人员损伤; 3、物料、工件的堆放不合理,堆放过高、不稳定等原因发生的坍塌,造成设备、工件和人员损伤。 厂区有压力罐2台,可能会造成容器爆炸。容器爆炸是指贮存在容器内的有压气体或液化气体解除壳体的约束,迅速膨胀,瞬间释放出内在能量的现象。所释放的10 容器爆炸 能量,一方面使容器进一步开裂,或将容器及其所裂成的碎块以较高的速度向四周飞散,造成人身伤亡或击坏周围的设施;另方面,其更大的一部分能 量对周围的空气作功,产生冲击波。摧毁附近的厂房等建筑物,造成更大的破坏作用。 3.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3.4.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负责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公司制定安全责任书,明确各岗位人员安全责任状况。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

3.4.2. 健全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1)健全安全经营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职责。

(2)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使生产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3)按照岗位设置情况具体制订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人员操作行为。

3.4.3. 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1)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资格,并定期参加教育培训;

(2)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搞好新职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建设一支注重安全、懂得安全、保证安全的经营职工队伍。落实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新工人(含临时工)的“三级安全教育”,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经营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主要技术骨干和操作人员在同类企业进行培训,经严格考试后上岗;

(3)制定职工安全教育年度培训计划; (4)车间人员全员参加消防培训; (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4.4. 事故应急情况

本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编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3.4.5. 日常安全管理

(1)定期对燃料油桶、加工机械、燃气管道、叉车、起重设备等设施检测,加强对储存设施、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

(2)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实行安全员跟班作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当人员有变动后应对其相应的材料进行整理;

(3)加强作业现场管理,杜绝“三违”行为; (4)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针对本厂实际,安全教育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深入理解危险化学品标识提供的信息;了解危险源的部位、管理要求及一旦发生事故进行处理和救援的程序和办法;认真学习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6)加强对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要定期检查,以免失效。对防雷设施要按照规定,定期请检测中心检测。

(7)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规范,适时修订,以确保安全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3.4.6. 建立安全专项资金

将安全投入资金单独列项,建立安全专项资金,从根本上保证安全资金的来源。

3.5. 现有安全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本公司根据本公司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结合装置的工艺特征和有关标准、规范,按照经济合理与可操作的原则采取了以下安全对策措施。 3.5.1. 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1)加强化学品管理,尽量避免化学品泄漏或泼洒在地上,及

机械加工厂风险评估报告 - 图文

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72f55v0bs01k8300wxv0h1ll01eyq01c4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