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做好学生校外居住、研究生延期毕业和新生提前借

学生公寓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优化宿舍资源配置,现将2015年学生校外居住、研究生延期毕业和新生提前借住学生公寓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学生申请校外居住相关工作

(一)学生申请走读

1、本科生申请走读的条件、程序见《扬州大学本科生校外居住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2、请各学院将《扬州大学本科生走读申请表》(见附件2)、《扬州大学本科生走读申请汇总表》(见附件3)的纸质版于6月30日下午5:00前报学生处宿舍管理科,电子版发至sgk@yzu.edu.cn。

3、研究生申请走读的条件、程序可参照《扬州大学本科生校外居住管理办法(试行)》执行。请各学院将《扬州大学研究生走读申请表》(见附件4)、《扬州大学研究生走读申请汇总

表》(见附件5)的纸质版于6月30日下午5:00前报研究生院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电子版发至ygb@yzu.edu.cn。

(二)学生申请校外租住 根据《扬州大学本科生校外居住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严格程序,随时办理。

二、认真做好研究生延期毕业入住学生公寓相关工作

(一)学院填写《扬州大学延期毕业学生入住公寓汇总表》(见附件6),纸质版请于6月30日下午5:00前报研究生院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荷花池校区教学主楼918室),同时发送《汇总表》电子版至ygb@yzu.edu。

(二)研究生延期毕业入住学生公寓的,原则上搬离原宿舍。由学校根据校区宿舍资源情况就近安排。如本校区资源不能满足的,将安排至其他校区入住。

(三)研究生延期毕业入住学生公寓的,住宿费收取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认真做好研究生新生提前借住学生公寓相关工作

(一)研究生新生提前借住学生公

各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优化宿舍资源配置,现将2015年学生校外居住、研究生延期毕业和新生提前借住学生公寓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学生申请校外居住相关工作

(一)学生申请走读

1、本科生申请走读的条件、程序见《扬州大学本科生校外居住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2、请各学院将《扬州大学本科生走读申请表》(见附件2)、《扬州大学本科生走读申请汇总表》(见附件3)的纸质版于6月30日下午5:00前报学生处宿舍管理科,电子版发至sgk@yzu.edu.cn。

3、研究生申请走读的条件、程序可参照《扬州大学本科生校外居住管理办法(试行)》执行。请各学院将《扬州大学研究生走读申请表》(见附件4)、《扬州大学研究生走读申请汇总表》(见附件5)的纸质版于6月30日下午5:00前报研究生院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电子版发至ygb@yzu.edu.cn。

(二)学生申请校外租住 根据《扬州大学本科生校外居住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严格程序,随时办理。

二、认真做好研究生延期毕业入住学生公寓相关工作

(一)学院填写《扬州大学延期毕业学生入住公寓汇总表》(见附件6),纸质版请于6月30日下午5:00前报研究生院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荷花池校区教学主楼918室),同时发送《汇总表》电子版至ygb@yzu.edu。

(二)研究生延期毕业入住学生公寓的,原则上搬离原宿舍。由学校根据校区宿舍资源情况就近安排。如本校区资源不能满足的,将安排至其他校区入住。

(三)研究生延期毕业入住学生公寓的,住宿费收取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认真做好研究生新生提前借住学生公寓相关工作

(一)研究生新生提前借住学生公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新加) 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

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 人类解放的科学。

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时代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强烈的需求。 理论渊源:①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唯物主义)];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③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 3、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

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③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反映存在,即世界能否被

认知的问题,世界是否可知;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①“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②“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

映象。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④意识从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 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

③假如否认运动,就犯了形而上学错误; ④假如否认物质,就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7、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①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限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限的、暂时的;

②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如果否认运动,夸大静止,就犯了形而上学不变论错误; ④如果否认静止,夸大运动,就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错误。 8、实践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

含义: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认识关系:认识与被认识; ②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 ③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

客体对主题有制约作用。

基本特征:①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9、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及其辩证关系

1)客观规律:①定义: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本质:规律是客观的; 2)主观能动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4)意义(方法论):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革命热情结合起来;

5)错误认识:①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性,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唯意志论;

②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规律否认意识能动性的机械论和宿命论。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1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对立:①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②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③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①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③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方法; ④它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所在。 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性:①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一起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 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②方法论: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2)矛盾特殊性:①含义:每一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 ②方法论:坚持重点论和反对均衡论; 3)关系:①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限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限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

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4)意义: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 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

方法。

★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①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矛盾的普遍性;

②中国革命具体实际是矛盾的特殊性; 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④我们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 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1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关系:①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 ②联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包含斗争性;

4)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一国两制的哲学基础。 15、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 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 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3)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④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意义:①注意量的积累; ②掌握适度原则; ③抓住时机,促成发展;

④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

a.一方面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b.另一方面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 16、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18、认识的本质及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①从实践到认识;

②从认识到实践;

③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相关事物的现象、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外部、现象、个性、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

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内部、本质、共性、高级阶段);3)关系:①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是无条件的,无限的,永恒的;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有条件的,有限的,暂时的; 3)关系:①相互区别,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②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③事物永远处于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过程中;

④否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会导致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其关系原理对我们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意义:

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绝对真理,它真确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 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具有相对性,它所揭示的真理是有一定限度的;

③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一是坚持,二是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2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个条件的总和,包括

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关系: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起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

2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表现: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生产物质资料而能力;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

利益关系;

3)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要求:适合—保持稳定,不适合—变革; ②意义: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存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3)方法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①要求:适合—保持稳定,不适合—变革;

②意义: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2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①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要坚持历

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

②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③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④评价历史杰出人物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27、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 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

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 的变化和发展。

2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1)内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群众路线:1)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 ①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②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③关系: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30、商品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理解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

部门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单位商品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

↑ ↑ ↓ ↓不变

3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①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②它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③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2、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货币的本质:社会生产关系

★区分:货币的定义是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

33、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局限性(★★★★★)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内容:①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价值实现: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3)表现形式:①价格围绕价值中心上下波动。

②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a.价格终究是由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影响; b.从全面和长期来看,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4)作用:①配置资源;②激励创新;③优胜劣汰。 5)局限:①浪费资源;②垄断技术;③两极分化。 3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特殊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特殊使用价值:它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1)

关于做好学生校外居住、研究生延期毕业和新生提前借住学生公寓相关工作的通知各学院: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优化宿舍资源配置,现将2015年学生校外居住、研究生延期毕业和新生提前借住学生公寓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做好学生申请校外居住相关工作(一)学生申请走读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6udn2xp9k5o77k3187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