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课时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目标】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能够准确描述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的反应现象,并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预习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
色、
气味液体,密度比水
,
5.5℃,若用
溶于水,冷却,可凝结成
毒,是一种重要溶
色
体。
苯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2、苯分子的结构
(1)分子式___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
)
结构简式_________ 或 _________。(注
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2)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3)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键(六个键完全相同)。3、苯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现象:
,为____________结构
___________,是一种介于_____________之间的独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
(2)苯的取代反应:
<1>苯与液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溴水_______苯发生反应
②只引入______个溴原子,即只发生单取代反应
③产物为_________,是________水,密度比水_____的_______,______液体,能溶解溴,溴苯溶解了溴时呈褐色<2>苯与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混合时,要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并不断振荡。
.
精品文档
③浓H2SO4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硝基苯是_______有_________味的______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知识拓展:苯的磺化反应方程式:(3)苯的加成反应
在镍催化下,与氢气加成:反应方程式:
苯_______与酸性高锰酸钾、溴水发生反应,说明苯分子中_________。5、苯的发现及用途
(1)__________是第一个研究苯的科学家,德国化学家(2)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
重要的______________。6、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
(1)芳香烃: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2)苯的同系物:分子结构中只含有
子通式为CnH2n-6(n≥6)。
______的烃。
__________确定了苯环的结构。
_________与乙烯类似的
,有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种
______苯环,且取代基为__________的芳香烃,其分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B、苯环中含有
)
6个碳原子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
3个C-C单键,3个C=C双键
C-C和C=C之间120
o
C、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介于D、苯分子中各个键角都为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
4(H)溶液褪色KMnO
+
( )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
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
同液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
)
3、下列各组物质,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溴与溴苯C.酒精与水
.
B.溴苯与水D.苯与硝基苯
精品文档
4、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
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为环己烷5、将苯加入溴水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
A、加成反应 B、萃取作用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6、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A、三氯甲烷
B、酒精
C、苯
7、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
、甲烷
C、乙烷
8、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D、
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
)
D、CCl4
)。D、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