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61、光敏传感器接受 ( )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62、( )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A、1948
B、1949 B、磁卡 B、读写器
C、1960
D、1970
63、( )抗损性强、可折叠、可局部穿孔、可局部切割。 A、二维条码 A、射频卡
C、IC卡
C、天线
D、光卡
D、中间件 D、大于10m
D、电擦除、写
64、( )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系统处理。 65、低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 )。 A、小于10cm
B、1 ~ 20cm B、电磁转换
C、3~8m C、无线通信
66、RFID卡的读取方式( )。 A、CCD或光束扫描 入
67、ZigBee( )负责设备间无线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结束。 A、物理层 A.人到人 A.无锡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D、机器到机器
D、南京
68、中常提到的“M2M”概念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B、上海
C、北京
69、9年创建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在( )。 70、频识别系统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 )。
A. 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 天线 D.中间件 71、能家居的核心特性是什么( )。
A.高享受、高智能 B.、高效率、低成本 C.安全、舒适 D.智能、低成本
72、光敏传感器接受(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73、( )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A、1948 B、1949 C、1960 D、1970 74、超高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 )。
A、小于10cm B、1 ~ 20cm C、3~8m D、大于10m 75、RFID硬件部分不包括( )。
A、读写器 A、868MHZ
B、天线
C、二维码 C、2.4GHZ
D、电子标签 D、2.5GHZ
76、ZigBee的频带,( )传输速率为40KB/S 适用于美国。
B、915MHZ
77、射频识别系统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 )。 A. 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 天线 D.中间件
78、实施农产品的跟踪与追朔,需要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标识、采集、传递和关联管理。其实质就是要形成一条完整的( ),使得农产品的信息流、物流联系起来,根据农产品的信息追查农产品的实体。 A.供应链 A. 个域网
B. 产业链
C.信息链
D. 黄金链
79、无线网络协议中的蓝牙协议是针对于哪个类型的网络( )。
B. 局域网 C. 城域网 D. 广域网
D.路由传输
80、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 )为主。 A. 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81、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82、平安城市的概念框架包括哪些?( ) ①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安全管理、事发前对各种风险隐患的日常监测监控和预防 ②事发时对突发公共事件相对集中的接报、预警 ③事发后对相关应急政府职能部门的同意调度、协同指挥,智能辅助决策支持 ④相关行业应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多选题
1、物联网跟人的神经网络相似,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下面哪些是物联网的信息传感设备:( ) A、射频识别(RFID)芯片 B、红外感应器 C、全球定位系统 D、激光扫描器
2、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主要有哪三部分构成?( )
A、导航系统 B、车载平台 C、手机平台 D、指挥系统 3、基于四大技术的物联网支柱产业群包括( )。
A、RFID从业人员 B、传感网从业人员 C、M2M人群 D、工业信息化人群
4、下列技术中,哪些项属于智能物流的支撑技术?( )
A、物联网信息感知技术 B、网络技术
C、人工智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 D、秘密技术
5、1995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中提及到物联网概念,包括( )。 A、数字电视 B、购买冰箱 C、不同的电视广告 D、全新的数字音乐
6、物联网的主要特征( )
A.全面感知 B.功能强大 C.智能处理 D.可靠传送 7、物联网的工作原理( )
A、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静态、动态),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要先由传感网实时进行探测
B、需要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C、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 D、处理中心完成对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8、物联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 )
A、感知延伸层技术 B、网络层技术 C、应用层技术 D、物理层 9、RFID的技术特点有( )
A、非接触式,中远距离工作 B、大批量、由读写器快速自动读取 C、信息量大、可以细分单品 D、芯片存储,可多次读取 10、以下那个是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对交通信息进行实时发布的渠道?( )
A.蓝牙 B.无线广播 C、Internet D、GPRG 11、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 )。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混合云 D、国有云
12、与一般的电子地图相比较,网络地图有哪些不同特点?( )
A、可以实现动画 B.适时动态更新 C.可以实现图上的长度、角度、面积等自动化测量
D.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地图立体化、动态化,令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
13、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名为《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其中包含( )。
A.物联网技术支持 B.市场机遇 C.发达中国的机遇 D、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14、数据采集和感知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主要包括( )。 A、传感器
B、RFID
C、二维码
D、多媒体信息采集
15、RFID相关标准有( )。 A、空中接口技术标准
B、数据结构技术标准
C、一致性测试标准等 D、后台数据库标准 16、下列哪一项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组成部分?( )
A.空间部分 B.地面控制系统 C.用户设备部分 D.经纬度图 17、以下是中间件的主要任务和功能的是( )
A.阅读器协调控制 B.数据过滤与处理 C.数据路由与存储 D.进程管理 18、我们将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分为那四个层次?( )
A.物联网应用服务 B.节点内信息处理 C.汇聚数据融合管理 D.语义分析挖掘
19、那些是目前物联网的困境( )。 A、管理
B、地址
C、频谱
D、核心技术标准化
D、车域网等
20、延伸网指附属于传统电信网的用户接入点的网络,主要包括( )。 A、传感器网 A、星型
B、家庭网
C、个域网
21、ZigBee网络拓扑类型包括( )。
B、网状
C、环形
D、树形
22、物联网关键技术的薄弱点有哪些? ( )
A、核心技术欠缺 B.基础能力欠缺 C、产品在品种、规格、系列等方面还不够全面
D、在设计、可靠性、封装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
23、从技术上看,生物传感器由( )构成。其中,分子识别元件是生物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的基础,它可以引起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A.分子识别元件 B.图像识别元件 C.换能器 D.辅助电源 24、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 )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A、系统一体化 B.功能一体化 C.服务一体化 D.软件界面一体化 25、IBM智能地球战略的主要构成部分( )。 A、应用软件 A、虚拟化
B、RFID标签
C、实时信息处理软件 D、传感器
D、可靠性计算
26、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
B、服务计算
C、效用计算
2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小区安全防范的需求日益强烈。一方面,小区的物业设施逾加完善,居民安防意识增强,安防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1)、小区安防智能系统的系统结构分哪几部分? ( )
A、物业管理系统 B、安全防范子系统C、信息管理子系统 D、管理与监控子系
统
(2)、说明小区安防智能系统的设计原则。( ) A、安全性
B、可靠性
C、先进性
D、经济适用性
28、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应用( )。
A、移动电话 B、无线耳机 C、车载网络 D、无线鼠标 29、RFID标签的分类按标签芯片分( )。 A、只读(R/O)标签 标签
30、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 )。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混合云 D、国有云
31、我们将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分为那四个层次?( )
A.物联网应用服务 B.节点内信息处理 C.汇聚数据融合管理 D.语义分析挖掘
32、那些是目前物联网的困境( )。
A、管理 B、地址 C、频谱 D、核心技术标准化 33、应用支撑平台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主要包括( )。
A、信息封闭平台 B、环境支撑平台 C、服务支撑平台 D、中间件平台 34、ZigBee网络设备类型包括( )。
A、交换机 B、网络协调器 C、全功能设备(FFD) D、精简功能设备(RFD)
35、云计算平台的特点( )。
A、虚拟化 B、基于互联网 C、大型的集中计算 D、按需使用 36、从技术上看,生物传感器由( )构成。其中,分子识别元件是生物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的基础,它可以引起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A.分子识别元件 B.图像识别元件 C.换能器 D.辅助电源
B、CPU标签
C、被动式标签(RTF)D、读写(R/W)
判断题
1、 3C是指Computer、communication和Control ( )
2、 全球定位系统通常包括三大部分,设备感应部分就是其中一部分 ( ) 3、 生物识别系统T生物的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主要的特征并将之转化为数字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