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纺织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系典型的竞争性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和环保政策趋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原有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行业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产能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纺织服装行业内企业仍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尤其是服装企业在品牌及研发上缺乏足够竞争力,在海外市场需求减少,贸易摩擦增加的环境下,近年来行业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现阶段行业内企业数量持续减少,同时亏损企业数量占比增加,大量企业通过跨行业并购的方式谋求转型升级,部分企业转型升级失败导致风险积聚甚至暴露,对纺织服装行业信用质量构成一定冲击。
从纺织服装行业发债企业看,纺织行业整体经营情况持稳,但收入下滑的企业数量较以前年度增加,整体资产周转效率出现下降。纺织行业债务融资规模持续增大,服装行业债务规模在2018年出现下降。负债构成方面,近两年纺织服装行业债券融资规模有所下降,整体融资渠道收窄,投融资环节现金流量均出现萎缩。
纺织服装行业存续发债企业大部分为民营企业,主体信用等级集中于AA区间,截至2018年末,纺织服装行业在公开发行债券市场有存续债券的发行主体共计22家,AA级主体占比63.63%。2018年,纺织服装行业公开发行债券主体共计7家,其中2家
主体评级为AAA级,3家主体评级为AA+级,2家发行主体评级为AA级,AA级及以下民营债券发行人融资基本需通过增加担保增信。2019年前三季度共6家发行主体,其中AAA级主体1家,AA+级主体3家,AA级主体1家、AA-级主体1家。
随着存量债券陆续到期,2019年9月末行业内存续主体数量下降至16家,较2018年末减少6家,其中AA级发行主体占比下降至50%。2018年以来纺织服装行业共三家发行人信用级别发生调整,其中富贵鸟和贵人鸟信用级别下调,山东如意集团信用级别上调,但又在2019年11月被列入信用观察名单。
在行业景气度弱且融资环境趋紧的背景下,2018、2019年的两起违约事件显著加大了纺织服装行业融资难度,尤其是行业内中低评级发行人的融资难度,行业内企业以前年度通过产能扩张、对外并购所投入的大量资金短期内尚未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随着债务的陆续到期,部分存续企业信用风险或将暴露。
一、行业基本面 我国纺织服装业多年来主要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消费需求推动下扩张生产规模,多数企业缺乏长期培育品牌的能力,因此近年来面对终端需求持续下滑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局面,一方面普遍难以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新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国际竞争力随着成本上升而弱化,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亟需通过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出路,目前政策也对行业转型路径做出引导与支持,提升产品质量、
注重品牌培育,向智能化、绿色化的中高端制造的变革转型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但部分企业在盲目跨业转型过程中已出现较大风险。 (一)纺织行业 纺织服装行业主要是指将天然纤维(棉、毛、麻、丝等)、化学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等原材料通过纺纱、织造、印染等工艺过程,加工成纱、线、布以及成衣等纺织成品的工业行业。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包括:(1)纺织行业;(2)纺织服装、服饰行业(皮革、鞋等)。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纺织服装行业上游易受原料种植、养殖行业及原油、化工行业的影响,下游与商业流通及终端需求密切相关,存在较强的行业周期性。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的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收入增速持续回落,并从2017年开始负增长,2018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56441.40亿元和2993.00亿元,较上年分别下降24.31%和27.65%,降幅进一步扩大,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以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能源成本等优势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国与出口国。而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工工资、土地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