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专题16 免疫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16 免疫调节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相关免疫疾病 题号 基础题组 1,3,4,7 2,5,6,8 能力题组 9,10,12 11

1.(2010年南通一模)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记忆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合成分泌抗体

解析:记忆细胞在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先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D。

2.(2010年广州质检)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错误;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而不是胰岛A细胞受损,B错误;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二者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正确;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不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答案:C。

3.(2011年郑州质检)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 D.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可以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淋巴因子不能攻击靶细胞,而是由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力。 答案:C。

4.(2011年辽宁大连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析:由图可知a、b、c、d分别表示吞噬细胞、B细胞、靶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靶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攻击下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B。

5.(2011年江苏苏北四市联考)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

D.“甲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解析: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不能分裂,B细胞和T细胞受抗原刺激能分裂;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流感疫苗”是失去活性的病毒,并不具有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答案:B。

6.(2010年扬州一模)肠道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解析:EV71侵入机体后先经吞噬细胞处理暴露出抗原,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则需细胞免疫将靶细胞杀死,暴露出抗原后,再由抗体与抗原结合,在此过程中需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共同作用。记忆细胞受刺激后先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再产生抗体。 答案:D。

7.(2011年安徽合肥高三质检)下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式图和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如图一)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RNA自身即可发挥翻译模板的作用。其翻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2)根据图二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 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物质A由效应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效应T细胞,则这是一个 调节过程,物质A为 。

解析:(1)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增殖过程,合成自身蛋白质是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2)人体细胞内侵入病毒后才变为效应T细胞的靶细胞,由图可知人体细胞表面的MHC与病毒的抗原性物质结合才能被效应T细胞识别,识别过程是通过效应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糖蛋白与抗原结合来实现的。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加强免疫效果,因此这是一个正反馈调节过程。 答案:(1)寄主细胞的核糖体

(2)MHC 糖蛋白 (正)反馈 淋巴因子

8.(2011年宁夏银川质检)霍乱弧菌会引起人类患霍乱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起烈性肠道感染,它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严重者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死亡。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有研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鼠三只,标为1、2、3号,都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 第二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

第三步:分别向1、2、3号小鼠体内注射等量的新鲜T淋巴细胞液、新鲜B淋巴细胞液和?;

第四步:分别向三只小鼠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0天后,分别测定三只小鼠体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

(1)若实验的检测结果是3号小鼠体内血清中抗体含量最多,则第三步中的?对应的操作是

,

这说明 。

(2)实验中第二步的目的和意义是

(3)若先将毒性弱的霍乱菌苗注入正常小鼠体内作为 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会出现下图 (填A或B)所示的现象。

(4)向(3)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小鼠没有发病,则在此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其主要生理反应是

解析:本题通过生物学实验来考查免疫学的相关知识,此部分内容重点把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免疫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的作用。抗体的产生与T淋巴和B淋巴细胞是分不开的,因为T淋巴细胞可以把抗原信息呈递给B淋巴细胞,导致其增殖分化,如若抗原直接单独刺激T淋巴和B淋巴细胞,免疫力不强,所以产生抗体比较少,若实验的检测结果是3号小鼠体内血清中抗体含量最多,则第三步中的?对应的操作是新鲜T淋巴和B淋巴细胞混合液;为了排除实验动物体内残留的免疫细胞或物质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专题16 免疫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

专题16免疫调节测控导航表知识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相关免疫疾病题号基础题组1,3,4,72,5,6,8能力题组9,10,12111.(2010年南通一模)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607u55b225ap1c1l9i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