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进一步发展我区集约化农业的对策和思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进一步发展我区集约化农业的对策和思路

? 2009年7、8月,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对我区如何进一步发展集约化农业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

一、我区发展集约化农业的现状和主要做法 ?

? 多年来,全区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目标”,创办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个,市级龙头企业7家,规模种养场和农业企业473个,规模化经营的总产值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其中企业化、集约化生产的菜场125个、花场122个、果场106个,大型养鸡场、养猪场111个。近年来,我区又涌现出广州市天生惠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香草世界、广州正园农艺园、三福万头猪场和成昌水产等新型集约化生产的农业企业,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区基本形成了区、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督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全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89个,无公害产品33个,省、市名牌农产品(农业类)14个,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全区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正稳步推进。 ?

? (一)因地制宜,稳步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针对不同镇、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别采用不同的措施推进农村农业土地集约化经营。如狮岭合成村、花山小布村的发展模式是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乡镇工企业和第三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村,则引导其创办农业企业,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村、社牵头集中零散土地,采取出租、入股、转让和互换等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大户来经营。如赤坭镇缠岗村、花山镇铁山村,两个村共近7000亩的土地分别被“广州正园农艺园”和“香草世界”承包经营。 ?

? (二)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通过大力引进和推广现有我区的名特优品牌,确立蔬菜、花卉、水果、水稻、畜牧和水产的品种优化攻关项目,建立花都特色品牌和“一村一品”规模发展道路。目前,花都无公害蔬菜、石硖龙眼、瑞岭盆景、笋壳鱼和穗香鸡等名优品种逐步得到推广,已形成规模生产的“一村一品”全区已有23个,其中4个获省名优农产品称号,10个获得市名优农产品称号。近年来,我区重点支持炭步文岗芋头、联安蔬菜、京塘莲藕和李溪石硖龙眼生产。全区各级不同程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产品产地认证、商标注册等工作,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和“一村一品”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提高我区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发展水平。 ?

? (三)加强农田、鱼塘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到目前为止,全区累计完成农田标准化整治面积67350亩,鱼塘标准化整治面积23400亩。通过对农田、鱼塘等进行标准化整治,使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改善,农业用地价值进一步提升。例如,原来每亩每年租金600元的耕地经过整治后,租金提高到每亩每年1000元至1300元;鱼塘标准化改造后每亩租金上升300-800元,亩产量增加200-500斤,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为推进农业土地集约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

? (四)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土地集约化建设进程。坚持以农业产业化、集约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实行扶强扶大策略,切实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在项目支持、担保贷款和优惠政策等方面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倾斜,促进农业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区年产值超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208家,直接带动农户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40%左右。如,赤坭镇瑞岭村,该村种植盆景已有100多年,素有岭南盆景之乡的美誉。利用这个优势,该村大力发展盆景业,以金兴园艺公司为龙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3000多农户种植盆景苗木,使该村村民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与金兴园艺公司相类似,狮岭镇的鹭业水产公司和炭步镇的绿健农产品加工公司等企业,是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

? (五)积极开展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2008至2009两年,全区大力开展村民技能绿色培训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形式多样课程,包括蔬菜、水果、花卉、水产、畜牧养殖等农业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其它专业技术,培训村民3150人。通过对村民技能的培训、教育,使每个村民能至少掌握一门技能,为村民转移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

二、发展集约化农业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 ?

? 调研中了解到,我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亦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

? 一是全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规模整体不够高。我区现有农业常年耕地总面积为万亩,其中有承包合同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的面积有56155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5%。 ?

? 二是受传统观念制约,村民发展集约化农业的意识不强。相当多村民小农意识强烈,对农业集约化认知程度不高,对自己耕种的土地十分珍惜,对租地问题比较敏感,不敢轻易脱离土地耕种,对土地集约化经营有些抵触,抱着小富则安的心态,只顾眼前利益,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拿出来参与集约化经营。 ?

? 三是农业创特色品牌能力不够强。全区特色农产品不少,但品牌打造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 四是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快。全区目前只有25家,且有营业牌照的仅10家,服务配套与农业集约化发展不相适应。 ?

? 五是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未能规范和完善。在农业集约化发展中,土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无规范的土地流转管理体制和服务机构,无流转的自主平台,流转信息不畅,土地流转价格缺乏评估依据,未形成市场化运作的流转机制。 ?

? 六是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我区惠民24条规定每年划拨500万元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但未能全部落实到位。 ?

三、进一步发展集约化农业的对策和思路 ?

? 发展集约化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村民以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和宣传引导,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

? (一)加大发展集约化农业的宣传引导力度。 ?

? 要通过宣传引导,提高村民对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农业重要性认识,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摒弃“搞土地流转就是搞土地私有化、搞资本主义”等不正确观念,牢固树立发展观念、创新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盘活更多的农村土地资源,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 ?

?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 完善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建设,是发展集约化农业的基础。在调研中了解到,全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镇、村,例如赤坭镇缠岗村、花山镇布岗村等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还有一部分镇、村,例如赤坭镇竹洞村、花山镇铁山村、五星村等,因区、镇的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还有部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完成,影响了农业生产;另外,我区扶持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还较少,区级财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资金仍不足。因此,建议区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设立财政补偿机制,参照其他地区的做法,对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农业给予一定补助;同时,对我区惠民24条规定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跟踪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

? (三)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 ?

? 要发展集约化农业,加快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关键。因此,要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促进土地流转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是要政策引。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在平等、自愿、互利原则下,通过公司加农户、业主加农户等方式,鼓励、支持、引导村民大胆试点,以点带面,滚动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业集约化经营。二是要服务帮。要加强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为村民、土地承包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为土地流转提供土地政策、流转方式、信息传递、法律咨询和土地价格评估等项目服务;主动做好政策、法律的咨询和指导调解工作,开展流转主体资质审查,监督和指导流转合同的签订和备案,及时调处土地流转纠纷,促进土地流转工作逐步走上规范轨道。 ?

? (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打造农业品牌。 ?

?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要针对我区的实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龙头﹢合作组织﹢农户”的路子,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个体经营户,重点扶持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辐射带动力,以一个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前后相关加工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在农业生产方面,要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加强企业和农户对接,通过企业实现农户生产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严格按照商品质量标准生产,分级包装上市,创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村民增收。 ?

? (五)广泛推广农业科技,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 ?

?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在农业集约化发展进程中,应着力抓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科技部门、农技推广部门要坚持面向农业和农村,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机制,围绕产业发展搞好科研规划,建立起农技推广网络,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新技术的转化使用率,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在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专业村,建立起集约化经营示范点,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通过抓点示范,激发广大农户对科技应用的内在需求,提升全区农业集约化水平。 ?

? (六)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多渠道解决村民就业。 ?

? 土地流转的主体是村民。“农业集约发展,我没有了土地,等老了吃什么”这是许多村民心里存在的顾虑。因此,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步伐,首先是要解决农业集约化发展后的村民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方面,建议要推广花山镇小布村的经验,在集约土地进行招商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明确有关村民就业的问题,并专门成立“就业办公室”,有效解决村民转移就业。花山镇东方村在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发展工作中,也作了积极的探索,村、社联合对土地流转集约发展收益(土地租金)进行统一管理,积极协调投资者为集约化发展的村民买社保,有效提高村民生活的保障力度。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参照被征地村民的社保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村民的社保机制,加快促进全区农业集约化发展。 ?

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2009年11月

进一步发展我区集约化农业的对策和思路

进一步发展我区集约化农业的对策和思路?2009年7、8月,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对我区如何进一步发展集约化农业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一、我区发展集约化农业的现状和主要做法??多年来,全区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目标”,创办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个,市级龙头企业7家,规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5y1v5w1yk2xc786b4a94zk8m0hvru00rv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