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09年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主干知识整合及题例分析】

考查知识点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提醒注意: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必须是在公有制范围内,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 2、原因

A、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B、 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是分配的最终原因。

C、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

A、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考查知识点2: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A、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B、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原教材是原则,新教材则上升为制度)

(2)含义及形式:(新教材已经删除,但本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应该引起关注) 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提醒注意:按劳动要素分配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

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

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3)意义: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08高考南京一模卷)12.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

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其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B

A.4万元、3万元 B.5万元、2万元 C.5万元、3万元 D.4万元、2万元

★(07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第5题)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人,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C

考查知识点3: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考查知识点4: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原考纲要求) 考查知识点4: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新教材知识体系) 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社会公平的含义:社会公平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提醒注意: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提醒注意: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收入分配相等

(3)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08高考盐城一模)6.“十一五”时期,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公平 A

①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相等 ②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③主要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④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A.②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35题第1、2小题,共同部分)

35.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上年增加395亿元,今年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将全部免除,中央财政拨款95亿元专门用于帮助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将进下落实。 (1)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属于国民财富两次分配中的哪一次分配?(2分) (2)实现教育公平必将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其原因。(4分)

【答案要点】(1)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属于国民财富的再分配。

(2)社会公平是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教育公平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升,由此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因而必将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地发展。 (4)怎样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制度保证。

B、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

▲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24题)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①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 ②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08高考扬州5月统练)11.曾经有一份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10年间只涨了67元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政府出台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这体现了 C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措施。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08高考海南卷)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

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08高考广东卷)28.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CD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C.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D.提高增值税率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含义:

A、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B、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C、提高效率的必要性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竞争机制的体现; b.能提高资源利用律,优化资源配置; c.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d.能增加社会财富,为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e.能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c.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B、效率与公平存在矛盾:根源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要提高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因此要促进公平。

b.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 c.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08高考政治徐州三模卷)13.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 C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08高考政治江苏卷)17.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

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2009年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二)财政

【主干知识整合及题例分析】

考查知识点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1、财政的含义:

(1)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财政的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3)预算是国家年度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A、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国家预算。 B、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称作国家决算。

2、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提醒注意:本知识主要以选择题的类型考查组织财政收入的几种形式,因此要了解组织财政收入的几种形式的内涵、地位。 考查知识点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是其主要因素。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7题,共同部分)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呈现新的特点,东部、中部、西部税收全面增长。其根本原因是

A.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 B.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强 C.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D.公民的纳税意识得到了增强 【答案】C

3、分配政策的影响:

A、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B、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C、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提醒注意: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要加以具体分析,从根本因素层面讲,只有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才是好事;从分配政策层面讲,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知识容易出辨析题)。

考查知识点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1、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2009年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主干知识整合及题例分析】考查知识点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5sm93hhxe0wacx0ffo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