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80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 分:2

适用对象:(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国际班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一、教学目标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研究流程和研究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通过经典研究案例比较和分析,了解并掌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研究范式的原理、方法、流程、技术以及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分析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能力,引导如何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变成可行的研究课题,如何设计出一套研究方案并实施,如何写出一份规范的研究计划书,以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目标1:掌握社会科学研究基本流程 目标2:基本掌握定性研究主要方法和技巧 目标3:基本掌握定量研究主要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实践性结合较强的特点,因此采用依托案例教学达成实用性、操作性目标;同时,课堂讲授的重点在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理论、技术的阐述,以及对于研究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和复杂问题的剖析,同时辅之以适量的复习题和思考作业题,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技巧;在研究方法的讲授中,多联系具

体研究课题的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采用依托案例教学达成实用性、操作性目标;案例教学的进行,有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启发式教学、文献导读等多种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生实习结合的方式。

学习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并能熟练运用其中1-2种操作方法。

对毕业要求的促进:符合专业培养方向,掌握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尝试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学时分配 序号 其他章节内容 讲课 (案例分析与讨论 1 绪论——科学与社会研究 4 4 实验 小计 2 范式、理论建构 4 4 3 4 5 6 社会研究伦理 研究建构—研究设计 研究建构—社会测量 研究建构—抽样 2 4 4 4 2 2 4 6 4 4 7 8 9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资料分析逻辑与技术 6 6 2 2 38 2 2 2 10 8 8 2 4 48 10 撰写研究报告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科学与社会研究 第一节 科学与学科体系

合计 一、什么是科学? 定义与争论,从讨论开始 二、科学的范畴 1、科学与技术

2、科学体系与哲学体系和宗教体系 3、科学与学科 三、科学的功能 1、技术功能 2、学术功能 3、社会功能 四、科学研究

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使用试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与形而上学(主观、思辨)相对。 第二节 求知方式 一、传统的求知方式 1、权威法 2、经验法 3、思辨法 二、科学方法

(1)通过对理论的演绎建立研究假设, (2)操作化,

(3)经验观察或实验,

55q0o6xt4r9vfqx3d4pq7px008twst015b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