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外工程造价发展史的比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外工程造价发展史的比较 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史

中华民族是人类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认识最早的民族之一。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许多朝代的官府都大兴土木,不少官府建筑规模宏大、技术要求很高,历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建筑和建筑管理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一套工料限额管理制度,即现在我们所说的人工、材料定额。 从 1949年建国初期开始,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经济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搞经济建设,从那时起,工程造价这一行业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程造价行业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到2 0世纪5 0年代中期

鉴于当时实际情况,没有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计价办法,为了适应当时大规模基本建设的需要从前苏联学习了一套预、决算的计价方法。 (二)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

在期间,我国采取的是由政府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的工程造价模式,这一阶段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工程造价采用的是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工程的直接费用,再按照规定计算出相关的间接费用,最终确定工程的概算造价或预算造价。 (三)2 0世纪 9 0年代至 2 00 3年

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模式,但是在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市场价格信息,并适时作出新的调整。 ( 四)2 0 0 3年3月至今

2003年3月国家的相关部门颁布了《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并从7月开始正式在全国实施。投标人必须在国家定额的指导下,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及各种风险因素,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进行综合单价报价,并以此为竣工结算依据。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断改进,不断趋于完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目前已经逐渐过渡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的新管理模式,在造价管理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以下是近几年来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轨迹

1998年 建筑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1999年 招投标法颁布 1999年 合同法颁布

2001年 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正式实行 2003年 03清单计价规范出台 2003年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2004年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实行 2004年 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实行 2007年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出台 2008年 08清单计价规范出台

就湖南省而言,20世纪90年代起编制了95年市政定额、99年房建定额、02年安装定额,配套的是传统的计价办法。2003年开始实行工程计价暂行办法,2006年编制了工程消耗量标准开始实行工程计价办法,2010年开始与国标接轨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国外工程造价发展史

从19世纪开始,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开始推行项目的招投标制度,这一制度需要工料测量师在工程项目设计完成之后而又尚未开展建设施工之前,为业主或承包商进行整个工程工作量的测量和工程造价的预算,以便为项目招投标者(业主)确定标底,并为项目承包者确定投标书的报价。这样,正式的工程预算专业诞生了,这使得人们对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关工程造价确定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日益深入。与此同时,在业主和承包商为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动机驱动下,许多早期的工料测量师开始研究和探索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关在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如何开展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深入的研究,一种独立的职业和一门专门的学科—工程造价管理就首先在英国诞生了。英国要1868年经皇家批准成立了“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其中最大的一个分会是工料测量师分会。这一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协会的创立,标志着现代工程造价专业的正式诞生。虽然在那个时候的工程造价管理还主要是工程造价的确定,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不多,但是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的诞生,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开始了有组织地开展工程造价确定与工程造价控制等方面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正是这一变化,使得工程造价管理走也了传统管理的阶段,进入了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阶段。

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使许多经济学的原理开始被应用到了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工程造价管理从一般的工程造价确定和简单的工程造价控制的初始阶段,开始向重视投资效益的评估、重视工程项目的经济与财务回收分析等方向发展。在30年代末期,已经有人将简单的项目投资回收期计算、项目净现值(NPV)分析与计算和项目内部收益率(IRR)分析与计算等现代投资经济与财务分析的方法应用到了工程项目投资的成本/效益评价中,并且创建了“工程经济学(EE)”等与工程造价管理有关的基础理论和

方法。同时,有人开始将加工制造业使用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改造,并引入到了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之中。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 的这些进步,使得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也使得全社会逐步认识了工程造管理科学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并且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在这一时期重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全球重建时期,大量的工程项目上马为人们进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许多的机会,有许多的机会,有许多新理论与新方法在这一时期得以创建和采用,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1951年澳大利亚工料测量师协会宣布成立。1956年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正式成立。1959年加拿大工料测量师协会也宣告正式成立。在这一时期前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也相继成立。这些造价工程管理协会成立后,积极组织本协会的专业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造价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风险造价的管理等许多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同时,他们还与一些大专院校和专业研究团体合作,深入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专科、本科甚至硕士生的专业教育,开始全面培养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使得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成了工程造价管理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实践推广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的时期。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各国的造价工程师协会先后开始了自已的造价工程师执业工程师或工料测量师资质认证所必须完成的专业课程教育以及实 经验和培训的基本要求。这些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学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美国能源部等政府部门,从1967年开始提出了“工程项目造价与工期控制系统的规范”,这一规范经过反复的修订,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他们现在使用的“工程项目造价与工期控制系统的规范”就是1991年的修订本。英国政府在这一时期也制定了类似的规范和标准。这些政府的规范或标准,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76年由当时美国的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贡国的造价工程师协会、荷兰的造价工程师协会,以及墨西哥的经济、财务与造价工程学会发起成立了国际造价工程联合会。这一联合会成立后,在联合全世界的造价工程师入其协会、工料测量师及其协会和项目经理及其协会三方面专业人员和专业协会方面,在推进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国际造价工程联合会20多年来,积极组织其二十几个会员国的各个造价工程师协会分别或共同开展工作,以提高人类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全面认识。所有这些发展和变化,使得70年代和80年代成了工程造价管理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阶段。

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人们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入了综合与集成的阶段。各国纷纷在改进现有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其他管理领域在现论与方法上最新的发展,开始了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更为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在这一时戎中,以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为主,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工程项目投资评估与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为促进这一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完善和提高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稍后一段时间,以美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为主,推出了“全国造价管理”

这一涉及工程项目战略资产管理、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概念和理论。自从1991年有人在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为推动自身发展和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步,在这一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立与发展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为推动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还于1992年更名为“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协会”.从此,国际上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与实践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对于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概念至今,全世界对于全面造价管理的研究仍然处在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研究上. 1998年6月美国新新纳提举行的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协会在这一年会和同时举行的国际造价工程联合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 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协会仍然把这次会议的主题定为”全面造价管理-----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这一主题一方面告诉我们,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是面向未来的,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至今尚未成熟,但是它是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主流方法.在这一年会的整个会议期间,与会各国工程造价管理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全面造价管理范畴的界定方面.另外,从1998年4月在荷兰举行的国际造价工程联合会第15届专业大会的学术论文中也能看出,实际上到目前,全世界对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确还处在理论初始阶段,尚未提出和建立起来有关全面造价管理系统的方法论。(5)因此,可以说90年代是工程造价管理步入全面造价管理的阶段.

中外工程造价发展史的比较

中外工程造价发展史的比较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史中华民族是人类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认识最早的民族之一。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许多朝代的官府都大兴土木,不少官府建筑规模宏大、技术要求很高,历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建筑和建筑管理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一套工料限额管理制度,即现在我们所说的人工、材料定额。从1949年建国初期开始,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经济的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5okn637sd8uhsm07rs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