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感谢阅读下载
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45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7·菏泽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形象地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三大外交政策 () A.一直到今天仍然适用 B.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C.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 D.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尊敬
【解析】选B。三大外交政策倾向于靠向社会主义苏联,疏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故B正确。 【加固训练】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院系调整,撤销合并了大部分院校的英语科系,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语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 477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人才需求增加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D.“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解析】选D。材料中提到20世纪50年代各大院校撤销合并了英语科系,缩减德语、法语等语种,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语系人数却大幅增加,说明这一时期的院系调整主要减弱了同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联系,加强了与苏联之间交往,与外交政策有关,故D正确。 2.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材料中的现象突出反映了当时我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解析】选C。由题目中的信息“1950年……北京市军管会……收回……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可知应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精选资料、感谢阅读下载
的方针,故C正确。
3.“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为此,中国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改善同日本的关系 C.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可判断A正确,B、C错误;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D错误。
4.《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选B。会议号召亚非人民团结起来,维护领土主权完整,改变被任意摆布的命运,由此推断此次国际会议是1955年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正确。 5.(2017·洛阳模拟)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B.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 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
【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故选A。 【拓展延伸】万隆精神
(1)内涵: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
精选资料、感谢阅读下载
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 (2)意义:
①它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和睦邻友好,加强了亚非新兴国家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觉。
②它推动了日益众多的亚非国家走上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道路,此后,这些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在世界事务中所处的地位日臻重要,促使国际政治力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6.(2017·安阳调研)1971年,美国决定调整政策,抛出了所谓的“双重代表权”提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进入联合国,同时保留台湾国民党集团的席位。该提案出台的背景是 ()
A.美国对联合国控制加强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C.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美双方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解析】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控制联合国,70年代随着新兴力量的崛起,这种控制减弱,故A错误;B是1971年10月完成,与题目背景不符,故B错误;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有所改变,所以决定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故C正确;中美双方关系正常化开始实现是在1972年,故D错误。
7.(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联合国第26届大会10月25日晚(纽约时间)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最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提案。35票反对票中,除了美、日、澳大利亚外,32票为第三世界国家。材料主要强调了 () A.恢复合法权利来之不易
B.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 C.美国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失败
D.亚非拉美国家是反对恢复中国合法权利的主导力量
【解析】选A。材料为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过程中受到美国等国的反对,体现出恢复合法权利来之不易,故A正确;中国外交的立足点是独立自主,故B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但非材料的主要意图,故C错误;亚非等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恢复合法权利的重要力量,故D错误。
8.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1972年5月,尼克松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