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 v?st
物理量 单位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公式变形:求路程——s?vt 求时间——
物理量 单位 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重力 N G = mg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物理量 单位 密度公式: m??V
ρ——密度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kg/m3 g/cm3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浮力公式:
F浮=G – F
物理量 单位 F浮=G排=m排g F浮=ρ液gV排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F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3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浮=G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压强公式: p=F/S
p——压强 Pa;N/m2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4m2 1 mm2 =10--6m2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ρ——液体密度 kg/m3 液体压强公式: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p=ρgh
F1L1=F2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物理量 单位 F1L2?L1
或写成:F2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滑轮组:
F = G总 / n
物理量 单位 F —— 动力 N G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总=G)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s =nh
斜面公式:FL=Gh 物理量 单位
F —— 拉力 N G ——物体重 N L——物体通过的距离 m h——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m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功公式:
W =F s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物理量 单位 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 功率公式: P =W/t
机械效率:
??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单位换算: 1W=1J/s 1kW=103W W有用W总
η——机械效率 ×100%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物理量 单位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t = t2 - t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1- t2 物理量 单位
Q放= mq
Q放 ——放出的热量 J m ——燃料的质量 kg q ——燃料的热值 J/kg 物理量 单位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放 = Vq; 电流定义式:
I?Qt
I——电流 A Q——电荷量 库 C t——时间 s 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欧姆定律: I?
物理量 单位 UR
I——电流 A U——电压 V R——电阻 Ω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物理量 单位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电功公式:
W——电功 J W = U I t U——电压 V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U2W = U I t 结合I=U/R →→W = R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电功率公式: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 W /t
P——电功率 W kW W——电功 J kWh t——通电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P = I U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P=U 2/R P=I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P额 =U额
P实 =U实2/R 串联电路的特点:
/
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电阻之和。表达式:R=R1+R2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U1R1?R2 分压原理:(利用等流推分压)U2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W1R1?WR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2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P1R1?R2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P2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表达式:1/R=1/R1+1/R2
或R=R1R2/ (R1+R2)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I1R2?IR1 分流原理:(利用等压推流分)2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W1R2?WR1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2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P1R2?R1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P2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 小孔成像。
5、光速:C=3×108m/s=3×105km/s。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