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常见的量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常见的量》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常 见 的 量》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授课老师:

教材分析:教材呈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信息中含有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还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人民币和质量的单位,举例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回顾这些量及其单位;“具体说明1时、1分大约有多长,1千克有多重”,回顾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和时间单位的概念。通过对常见的量的知识的回顾与复习,让学生再一次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进行名数的改写,提高解决与常见的量的简单问题的实际能力。

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学生通过第一和第二学段的学习,对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其他的量的单位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也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还会结合量有关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对个别的单位的实际意义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单位之间的换算出现差错。 3、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练习法,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

教学目标:(1)复习梳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时间单位、 质量单位、 人民币单位常见的单位,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它的具体意义。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积极学生的热情。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养成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和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运用相关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手段:计算机、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

出示课件1:(学生“小马虎”的日记:2月29日 晴 今天是2009年2月29日,早上从睡梦中醒来已经七点钟了,我立刻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500L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200千克面包,两个煎鸡蛋。吃过早餐,我从抽屉里拿了5角钱冲出了家门,因为今天是爸爸生日,要买生日礼物呢!) 师:谁来读一读“小马虎”的日记。 指名学生读。(学生笑)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生:许多单位用错了,应该是20分钟,应该是5元钱,应该是200克面包,500

1

毫升牛奶,2009年是平年,二月没有29号。(发言谈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师:同学们观察还真是仔细,你觉得小马虎为什么出现这些错误? 生:粗心,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师:我们学习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把知识学活。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计量单位时刻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 板书课题:常见的量)

二.观察、感知、实现知识认识的深化 师:在这篇日记中有哪些计量单位? 生:千克、小时、年、月、日、时;

师:在这篇日记中的单位属于哪几类计量单位? 生: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

师: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的比较散)

师:同学们回答的老师听不明白,请在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并记录在整理表上。(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归纳) 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汇报。 生1: 名称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进率 名称 1000 10 10 10 — 平方千米 公顷 100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进率 名称 10000 100 100 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 立方厘米(毫升) 进率 1000 1000 —— 名称 吨 千克 克 —— 进率 1000 1000 时间单位:世纪—100—→年—12—→月—大31小 30—→日—24—→时—60—

2

→分—60—→秒

师:一个月有几旬?分别有几天?

生3:每月的1——10号是上旬,有10天,11——20号是中旬,有10天,21——月底是下旬,要看什么月份。 师:下旬最多有几天?最少有几天?

生3:大月下旬有11天,小月下旬有10天,闰年的二月下旬有9天,平年的二月下旬有8天。

师:你说得真好。谁来说说你认为的一克有多重?一千克呢?一吨呢? 生:举例说。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的一时有多长?一分钟呢?一秒钟呢? 生:举例说。

师:人民币是我们平时很熟悉的,就不再举例说明了。现在我们又重新认识了这些常见的单位,那么回忆一下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1吨等于多少千克?1000。1千克等于多少克?1000。像老师这样回忆一下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把它填写在你的整理表上吧! 生:汇报:时间、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师:1个月等于多少天呢?

生:不同的月份不同。1、3、5、7、8、10、12是31天,二月比较特殊,4、6、9、11月有30天。在平年的时候二月28天,闰年的时候二月29天,一般的年份如果除以4没有余数,那么就是闰年,反之就是平年,但是遇到是一百的年份,还必须能除以400没有余数。

师:你表达的很完整,清晰。谁来说说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 生:圆、角、分之间的关系。 生回答,师板书。

时间单位:世纪—100—→年—12—→月—大31小 30—→日—24—→时—60—→分—60—→秒

师:谁来汇报你整理的质量单位、人民币单位及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吗? 生汇报,师板书。

质量单位:吨—1000—→千克—1000—→克 人民币:元—10—→角—10—→分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复习,你有没有把握,把刚才日记中的错误全部改正过来吗?试一试。

生:生汇报并改正结果。

师:你改正的太好了,连隐藏的这样的错误都改正过来了,老师很佩服你。接下来老师要看看是不是每位同学,是不是都对常见的量掌握得和胡涌泉同学一样好呢。 出示:(课件) 1、选一选。

(1)1个鸡蛋约( );陈老师体重约65( );卡车的载重量约3( )。(吨,千克,克,斤)

(2)绕操场走一圈约用5( );火车提速后从北京到杭州约需5( );从班级前 门走到后门约需5( )。(秒钟、分钟、小时) 师:做的不错,请接着看第二题, 2、填一填。(课件)

3

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进率)

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进率) 3厘米=( )米

4.05公顷=( )平方米 3.2米=( )米( )厘米

5千克80克=( )千克=( )克 3时20分=( )分

2 .6 吨=( )吨( )千克 3080克=( )千克( )克 5分40秒=( )秒

3.2时=( )时( )分 40元=( )分

(2)一个月分成( )旬、( )旬、( )旬,平年二月下旬是( )天,一月( )旬是11天,平年的第一个季度是( )天。

(3)采用24时计时法,下午1时就是( )时,夜里12时就( )时,也就是第二天的( )时。 (4)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dm3,它的棱长是 ( ),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 )。 (5)李老师每天从16:40-17:20锻炼身体, 他一周锻炼身体的时间是( )。 (6)、一年有( )个月,分成( )个季度。(7)、一个月分成( )旬、( )旬、( )

旬。一月的下旬是( ) 天,平年二月的下 旬是( )天。 (8)、采用24时计时法,下午1时就是( )时, 夜里12时就是( )时,也就是第二天的 ( )时。 (9)、王老师每天上午7时30分到校,下午5时30分 离校,午间休息2小时。王老师每天在校工作 ( )小时。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1900年是闰年。 ( )

(2)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 )

(3)一张课桌宽52厘米。 ( ) (4)17时45分也就是下午5时45分。( ) (5)每年都有366天。( ) (6)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一样重。( )

(7)1米的 和3米的 一样长。 ( ) (8)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占地1公顷。( )

4

三.结合实际,感受计量单位的应用价值

1、一个量筒,盛有300毫升的水,放入3颗半径相等的钢珠后,水面上升到刻度是360毫升的地方。每颗钢珠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列火车上午8时从甲站开出,到第二天的晚上9时到达乙站。已知火车平均每小时行98千米。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题目,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游戏规则:小组一位同学背对屏幕,其他组员先指出这个成语跟哪种计量单位有关,并可以用任何方式表演或描述这个词语,(描述时,不能提到成语中的每一个字,否则视为弃权!)如背对屏幕的同学能在半分钟内猜对这是什么成语,则可加5分。 (课件)

四 回顾思考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复习什么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的联系?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收获)

5

常见的量

《常见的量》总复习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授课老师:教材分析:教材呈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信息中含有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还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人民币和质量的单位,举例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回顾这些量及其单位;“具体说明1时、1分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5jwg5396a1wxgv8jpt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