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高中2016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
1.如图所示,“L”形支架AOB水平放置,物体P位于支架的OB部分,接触面粗糙;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支架AO上,另一端与物体P相连。物体P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将“L”形支架绕O点逆时针缓慢旋转一小角度,P与支架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在转动的过程中,OB对P的
A. 支持力增大 B. 摩擦力不变 C. 作用力增大 D. 作用力减小
2.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某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沿图中弯曲的虚线轨迹先后经过电场中的a、b两点,其中a点的场强大小为Ea,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b点的场强大小为Eb,方向与ab连线成60°角,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点电荷Q带正电 B. a点的电势低于b点电势 C. 从a到b,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D. 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5V,内电阻r=0.5Ω,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Rm=5.0Ω,定值电阻R2=2.0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3μF。将开关S与a接触,则
A. 当R1的阻值增大时,R2两端的电压减小
B. 当R1接入电路阻值为0.5Ω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 C. 将开关从a接向b,流过R3的电流流向为d→>c
10-3C D. 将开关从a接向b,待电路稳定,流过R3的电荷量为9×
4.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B球在前,A球在后。mA=1kg,mB=2kg。经过一段时间,A、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碰撞类型属于
A. 弹性碰撞 B. 非弹性碰撞 C. 完全非弹性碰撞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四川省处在北纬26°03′~34°19′之间,某极地卫星通过四川最北端与最南端所在纬度线正上方所经历的时间为t,查阅到万有引力常量G及地球质量M。卫星的轨道视为圆形。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 A. 地球的半径 B. 该卫星的角速度
C. 该卫星受到的向心力 D. 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
6.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传送带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图乙为小木块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
A. μ>tanθ B. μ C. 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0 D. 传送带始终对小木块做正功 7.如图1所示,固定的光滑水平横杆上套有小环P,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有小环Q。P、Q质量均为m,且可看做质点。P、Q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P、Q均静止。现在由静止释放Q,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如图2所示),小环P沿着水平杆向右的速度为v。则 A. 细绳的长度为 B. Q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D. P、Q及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槭能守恒 C. 绳子对Q做的功为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B,块A叠放在木板B上。A、B质量分别为m1、m2,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初A、B均静止。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且μ1mg<μ2(m1+m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对A施加多大的水平向右的恒力,B始终保持静止 B. 无论对B施加多大的水平向右的恒力,A始终保持静止 C. 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若F>μ2(m1+m2)g时,A、B一起向右运动 D. 对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若F>(μ1+μ2) (m1+m2)g时,A、B相对滑动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