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谈新生代农民工[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谈新生代农民工

【摘要】本文以80、90年代的农民工为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农民工心理情绪、婚恋、社会保障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字】农民工和谐社会问题解决途径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年龄在16岁——28岁,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或21世纪初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经商的农村人口”。他们大多是一毕业就进入城市务工,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大多未婚,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农村社会生活日渐脱离,而对城市生活则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1】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

由于年龄、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民工身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被有关专家归纳为“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其实新生代民工与上代农民工的区别远不止这些,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需求、文化素质、法律知识乃至人生态度等方面与上代农民工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2】:

1.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新生代民工普遍受到过相对规范的教育,许多人都已初中毕业,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高中学业,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所以,与上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多数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另外,新生代民工成长在改革开放后较好的生活环境中,从小受到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报刊、广播和影视的影响,接受了多元化的开放价值观,他们的行为、观念已经相当城市化、现代化了。这不仅使得他

们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服务。

2.消费观念更加开放。

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城打工,或是从小跟随着打工的父辈在城市成长。也正因为如此,城市人的消费观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影响很大。

3.生活目标明显转移。

生活目标上,老一代农民工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十分记挂,终归要回农村去。而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大甚至出生在城市,没有什么务农经历,因而他们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乡土情结。比起父辈,他们更希望留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要远远大于农村。

4.生活方式差别显著。

从生活方式的变化看,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娱乐活动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新生代农民工从小接触的多是城市的大众文化,他们和城里同代人的差距相对较小,日常穿着、谈吐以及生活习惯基本都与城里人一样。受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时尚文化的影响,他们也像城市人一样重视享受生活【3】。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状况

1.身份认同的双重边缘化——被农村边缘化、被城市边缘化【3】。 英诺唯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的削弱使得农民工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换; 另一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又阻碍政府对其身份的制度认同, 于是角色转换与身份转换的背离使得农民工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 形成“新二元结构”和自我隔离, 难以

融入城市【5】。总之,新生代农民工在对自己身份作总体性的认知和评价时, 呈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内心自我矛盾性。

2.价值取向发生变化【6】。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意识增强【7】,权利意识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增强,市民化意识增强。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之消极表现也很明显。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厌农”、“弃农”思想严重,亲情意识较为淡漠,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迷失【8】。由于各方面原因,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现代城市文明,却遭到了城里人的漠视乃至歧视。强烈的被排斥感加剧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焦虑心理,促使他们更加自卑和敏感,个别甚至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以及仇视社会的心态【9】。

四、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1..心理情绪问题。

(1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然而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

(2失衡心理和焦虑情绪。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使得农民工在心理上有一种政府的疏离感,感到自己过多地承受了改革的代价,是改革中的吃亏受损者,容易产生失衡心理和对政府、社会的失望、埋怨情绪。

(3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很多农民工只身一人外出务工,缺少家庭温暖。加之他们务工的一些私营企业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业余文化生活贫乏,这种孤独寂寞使不少农民工形成封闭的心理,缺乏人际交往,对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利。

(4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农民工的过客心理使得他们对城市缺少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经常受到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直接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心,从而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对立怨恨情绪。

(5被剥夺心理和抵触情绪。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这种心理的长期潜伏和蔓延,必然引发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并在个别人身上发展为反社会心理。2.婚恋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出现家乡的“归根”和城市的“扎根”的两难局面,婚恋取向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两栖”婚恋模式为以后婚姻埋下隐患,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当青年农民工在遇到现实的困难时,会经历“脱根”———“扎根”———“归根”的过程,经历文化震惊、心理压力以及“农民”———“农民工”———“农民”角色的转变等。

3.对城市的适应。

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适应城市生活、从心理上认同城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生活空间的扩大,交往范围的拓展【13】。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会价值观念的适应要高于对城市规则的适应【14】。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愿望倾向于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很多青年农民工的愿景参照系已经由农村劳动者向城市同龄劳动者转变,由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向拿自己的现在与他人的现在比转变,由个体纵向比较转向群体横向比较转变【15】。

4.社会保障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18】。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大方面

英诺唯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来说,农民工都没有得到应有完善的保障,社会保障问题也会使农民工危机意识加重,从而影响农民工心理,导致一系列随之而生的社会问题。

五、农民工问题的解决

1.正确对待农民的就业流动, 在户籍制度上有所创新。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 是我国特殊的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必须拆除城乡户籍的藩篱, 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 剔除附在户籍上的用工、住房、教育等不合理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2.建立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

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河北、河南等很多地区采取了工资保障金制度, 即在建设项目开工前, 建设单位( 或建筑企业必须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交纳工资保障金。如果发生工资拖欠现象, 政府有关部门就从这笔资金中支付给农民工; 反之则如数退还。

3.合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制定诸如有关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等具体制度, 若延长工作时间, 则依法给予合理的劳动报酬。上海、无锡、镇江、常州四地都将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一视同仁, 实行同工同酬。农民工的年均收人一般在 1 万元以上, 大体上与城市同等岗位职工的工资报酬相当, 常州市规定每月发放费用不低于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4.完善劳动合同。

目前出现的拖欠和克扣工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不能落实等很多问题, 都与未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有关。应在全面贯彻《劳动法》及国家其他相关法规、政策的同时, 结合本地实际, 相继修订、出台一系列法规、条例、政策和配套措施, 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的政治权利。

依照法律规定,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和市民一样, 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享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言论自由。在现阶段, 我国社会应逐步建立让农民工阶层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 完善使政府能够倾听到农民工呼声的机制, 尽快落实我国法律规定的农民工理应享有的各项政治权利。

6.重视农民工的精神生活。

谈新生代农民工[论文]

谈新生代农民工【摘要】本文以80、90年代的农民工为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农民工心理情绪、婚恋、社会保障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关键字】农民工和谐社会问题解决途径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年龄在16岁——28岁,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或21世纪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53zb80kqm5nrap1rg1l036aw5tvxo00xp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