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总计15分)

1、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B )

A.黄河中游 B.长江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2、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3、春秋时期的政治据是“永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B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A )

A B C D

5、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A )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6、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B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B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统一文字

8、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D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A B C D 9、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C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0、下列成语与春秋时期人物对应的四组,错误的一项是 ( C ) A. 退避三舍—— 晋文公 B.一鸣惊人——楚庄王 C.问鼎中原——吴王夫差 D.卧薪尝胆——勾践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B )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1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内容的有( A ) ①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② 颁布均田令

③ 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④ 颁布“推恩令” ⑤ 迁都洛阳

A. 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3、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C )

①《九章算术》 ②《齐民要术》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 )

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15、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这部史学名著是( D )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史记》 二、判断题。 阅读以下表后判断 项目 变革背景 变革措施 变革意义 旧制度废除,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重农 建立,国家富裕,军商鞅变法 秦国弱小,诸候鄙视抑商;奖励军功;迁力增强,秦国成为战秦国 都咸阳,推选县制;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实行连坐法 家,为统一凛奠定了基础。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北魏统一北方,社会借鉴汉族政治和经固了北魏统治,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北魏孝文帝改革 矛盾激化,北方出现济制度;迁都洛阳;复了民族大融合 学习汉族文化习俗和发展,推动了鲜卑等 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以下结论是从上表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与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在括号内填“B”;上表信息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6、两者都是因为政权的弱小而变革。 ( B ) 17、两者都进行了迁都。 ( A )

18、两者在推行过程中都遭遇了极大压力。 ( C )

19、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 A ) 20、评价前者应以肯定为主,评价后者应以否定为主。 ( B ) 三、识图、填图题。

21、将下列字母的英文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中。 A、西汉的都城 B、今新疆地区 B A 22、

将下列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中。

A、长城西起的地方 B、天府之国 C、长城东起的地方 C A B

四、材料分析题。 23、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1)材料中的“他”是谁?(2分)他曾几次出使西域?(2分) 张骞;二次

(2)材料中说他发现西域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因为他的行为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3)材料中说他是一冒险家,也就是他在去西域的路途中会有很多曲折,那他会遇到哪些困难? 匈奴的扣留;恶劣的自然条件等 24、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商鞅变法

(2)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设立县制;奖励耕织

(3)材料二描述的中历史上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概括出材料要表述的主要改革内容? 孝文帝改革;说汉话

(4)这两个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没有?有,是什么?没有,原因是什么?

有,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等 五、简答题。

25、右图是东汉画像砖《讲经图》,所说的“经”是指“六经”, 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当时太学设置在何处? 汉武帝;长安

(2)这位皇帝采纳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 中国封建朝代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

(3)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作为教育家,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的教育名言1条。 孔子;仁;敏尔好学等

26、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从秦汉开始,繁荣昌盛、社会稳定历史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历朝的封建统治者都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一个朝代都花开花落。你唱罢我登场,但始终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请回答:

(1) 为了巩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郡县制

(2) 西汉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对人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为谁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基础? 休养生息政策;汉武帝

(3) 东汉为了恢复西汉的雄风,也采取的措施,最终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光武中兴

(4)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的时候是从什么开始的? 西晋末年

(5)从西汉到北魏,盛世有统治的局长改革,末世有统治者的昏庸无能,那你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

统治者应实行仁政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总计15分)1、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B)A.黄河中游B.长江下游C.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4zf64hy7n03gjy5zd2f62h6002tw800l9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