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题

1.1 15.6 0.75 变小 变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A位置读数为

[2]B位置读数为

[3]相邻两条纹间距为 。 (2)[4]由

解析:1 15.6 0.75 6.0?10?7 变小 变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A位置读数为

xA?11mm?1?[2]B位置读数为

1mm?11.1mm 101mm?15.6mm 10xB?15mm?6?[3]相邻两条纹间距为

1?x??(15.6?11.1)mm?0.75mm。

6(2)[4]由

?x?得

l? dd0.4?10?3???x??0.75?10?3m?6.0?10?7m

l0.5(3)[5]由

?x?l? d可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双缝间距d变大,则条纹间距?x变小。

[6]根据频率、光速与波长的关系可知,频率越大的光,波长?越小,所以其他条件保持不

变时,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则条纹间距?x变小。

2.BD 11.4 6.0×10-7 【解析】 【详解】

(1)[1]A.若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如(a)图所示为干涉条纹,则光源和光屏间放置的是双缝挡板,不是单缝,A错误; B.若光源

解析:BD 11.4 6.0×10-7 【解析】 【详解】

(1)[1]A.若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如(a)图所示为干涉条纹,则光源和光屏间放置的是双缝挡板,不是单缝,A错误;

B.若光源和光屏间放置的是双缝挡板,光源由红光换作蓝光后,依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x?L? d可知,波长变短,图样的条纹宽度会变窄,B正确;

C.若光源和光屏间放置的是三棱镜,光源能发出红、绿、紫三色光,红光偏折最小,则红光最有可能照射到光屏上,C错误;

D.若光源和光屏间放置的是三棱镜,光源能发出红、绿、紫三色光,紫光偏折最大,则紫光最有可能照射不到光屏上,D正确。 故选BD。

(2)[2][3]由图丙所示可知,游标卡尺示数为:

11mm+4×0.1mm=11.4mm

条纹间距为:

1?x???18.6?11.4?mm?1.8mm?1.8?10?3m

4由双缝干涉条纹公式有:

?x?L? d代入数据解得:??6.0?10?7m

3.019 4 1.8×10-3 6×10-7 D 【解析】 【详解】

(1)[1]游标卡尺读数=主尺刻度读数+游标尺读数;故B图读数为: 19 mm+4×0.1 mm=19.

解析:019 4 1.8×10-3 6×10-7 D 【解析】 【详解】

(1)[1]游标卡尺读数=主尺刻度读数+游标尺读数;故B图读数为:

19 mm+4×0.1 mm=19.4 mm=0.0194m

[2]C图读数为:

28 mm+0.1 mm×4=28.4 mm=0.0284m

[3]故条纹间距为:

Δx=

条纹间距公式

Δx=

波长为:

0.0284?0.0194=1.8×10-3 m

5Lλ d?x?d1.8?10?3?2?10?4λ=m=6×10-7 m. =

0.6L(2)[4]屏幕中右侧有一部分为空白,可知测量头太过靠右,向左平移即可,D正确.

4.BC 0.116 1.502 0.2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A.该同学测条纹间距时必须将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亮条纹中心重合,故A错误; B.在实验过程中

解析:BC 0.116 1.502 0.2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A.该同学测条纹间距时必须将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亮条纹中心重合,故A错误; B.在实验过程中拿掉双缝,将出现明暗相间衍射条纹,将观察不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故B正确;

C.该干涉条纹虽然倾斜,但测得的该波长值仍正确,故C正确;

D.若需得到竖直的条纹与分划板刻度线平行只需顺时针转动测量头即可,故D错误; 故选BC;

(2)[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mm,游标读数为0.02×8mm=0.16mm,所以最终读数为1.16mm,即0.116cm;

[3]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5mm,游标读数为0.02×1mm=0.02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02mm,即1.502cm; [4]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

?x?x2?x115.02?1.16?mm?2.31mm 7?17?1

根据?x?L?可得 dd?代入数据可得

L? ?x0.7?660?10?9d?m?2.0?10?4m?0.20mm ?32.31?105.AD 2.280(2.279~2.282都算对) 减小实验误差 偏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及计算。

【详解】

[1] A.根据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实验

解析:AD 2.280(2.279~2.282都算对) 减小实验误差 偏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及计算。 【详解】

[1] A.根据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故A正确;

B.单缝作用是产生与双缝平行的线状光源,故B错误; C.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故C错误;

D.入射光波长变长,条纹间距变大,故D正确。 故选AD。

[2]根据螺旋测微仪的读数原则,读数为

2mm+0.01? 28.0mm=2.280mm

[3]因单条条纹较窄读数时相对误差大,通过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减小实验误差。 [4]根据双缝干涉实验计算公式

??d??x L条纹间距为总宽度除以条纹间距数。若测量过程中误将6个条纹间距数成7个,算得的条纹间距偏小,波长也偏小。

6.单缝 BD 15.02 6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实验原理,即可确定,再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若要增加条纹宽度,则分析即。

(2)根据可知要求

解析:单缝 BD 15.02 6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实验原理,即可确定,再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x?度,则分析即。 (2)根据?x?L?可知要求波长?,已知L和d,则必需知道条纹间距?x,根据图2(a)指示dL?,若要增加条纹宽d?xd L的为第0条亮条纹中央所在的位置,而图3(a)指示的为第6条亮条纹中间所在的位置。故图2(a)中亮条纹与图3(a)中亮纹间的间隔为6个,从而求出?x,最后求出?。 本题关键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x?义。 【解答】

(1)[1]该实验是让单色线光源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所以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光屏。注意调节光学元件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2]根据?x?L?知,增大双缝和遮光屏的间距或减小双缝间的间距,可以增加相邻亮纹暗dL?列式分析,要明确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的含d纹间的距离,若将黄色滤光片改成红色滤光片,则?变大,故条纹间距变大。选项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2)①[3]由3(b)知

x2?15.0mm?1?0.02mm?15.02mm

②[4]观察图2、图3,很容易得到图中暗纹2(a)与图3(a)中暗纹间的间隔为6个; ③[5]由?x?L?得 d???xd L7.F、E、B D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为了获取单色的线光源,光源后面放一个透镜把光会聚(实验过程中

可以不加),滤光片、单缝,单缝形成的相干线性光源经过双缝

解析:F、E、B D B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一、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题1.115.60.75变小变小【解析】【分析】【详解】(1)[1]A位置读数为[2]B位置读数为[3]相邻两条纹间距为。(2)[4]由解析:115.60.75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4z4z2rg3300kc5204u903ypi6bk8900iz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