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析
我我国国农农业业生生产产成成本本分分析析及及对对策策
“入世”之后,我国农业将受到巨大冲击,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面临严峻考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牢牢抓住两个方面:一是要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农产品品种,逐步提高农产品质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当前我国农业的两根“软肋”。因为种种缘故,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而且,因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农民“增投不增收”,严峻阻碍了宽敞农民“科技兴农”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支持爱护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农业的要素投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明显加速,并由此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农业利润率连年下跌。
以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市陕西咸阳市为例,1990—1995年,全市农业生产总费用支出由20.11亿元增加到74.82亿元,年递增率高达30.05%;1995年—2000年,农业生产总费用由74.82亿元又增加至127.08亿元,年递增速度为19.3%。而同期,该市农民收入的年递增幅度
1 / 7
为10.22%,费用增幅远高于农民收入增幅。
与此相应,2001年陕西省的小麦生产成本为255.03元,较上年增8.89%,其中亩物质费用为141.48元,比上年增加4.8%,亩用工作价为83.34元,较上年增加10.61%。农业生产物质费用的连年上涨,除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止跌回升、逐年上扬这一要紧缘故之外,也与近几年粮食主产区连年干旱,排灌费用大幅上涨有专门大关系。
以咸阳某乡一抽水站为例,在去年秋抗旱灌溉期间,每小时出站水价为80元(可浇一亩地),由于层层转包,再加上流程损耗,到地时灌溉水费已高达每小时110元左右,按每亩玉米一茬灌溉两次计算,一亩玉米仅排灌费用就高达220元;而该地去年玉米平均亩产320—340公斤,每公斤玉米市场售价仅1.10元,一亩玉米平均产值340元左右。如此,除去220元左右的排灌费再加上化肥、耕作及劳力投入,农民种植一茬玉米,收益所剩无几。
在农业特不是种植业成本连年上升的同时,1996年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成了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过剩,粮食等要紧农产品出现了低水平的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低迷。生产成本上升,市场价格低迷,导致了1996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虽逐年增长,但增幅却连年下降。
农民增投不增收
2 / 7
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严峻制约了农民“科技兴农”的热情和积极性。近几年,许多农民普遍不愿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科技投入,突出表现为有化肥不愿买,适用技术不愿用,粮食新品种不愿种等等。对这些问题,人们往往归之为农民观念落后、政府推介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服务跟不上等等。但事实上,近几年,随着“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许多地点经常组织农技人员走村串户,通过讲座、咨询、培训等形式,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适用技术;许多地点由政府贴钞票,推广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但却始终推而不广。农民到底为何对“科技兴农”不感兴趣呢?
据调查,产生这一问题的全然缘故是:农民增投不增收。以小麦生长条件优越的咸阳市三原县为例,去年农民利用农业适用科技种植1亩优质专用小麦“皖麦38”,所需各项费用如下:种子费16元,种子包衣费3元,平衡施肥检测费60—70元,地膜覆盖费30元,秸杆还田费25元,化肥费用40—60元,耧麦费7元,灌溉水费50—60元,农药费10元,收割费30—40元,拉运费20元,以上各项合计约316元;再加上每亩小麦农业税和三提五统费用约60元,人工费用100—120元,如此,利用农业科技种一亩优质小麦,各项费用累计约480多元。而“皖麦38”去年在三原县的较高产量为亩产1000斤,按优质小麦高于小麦市场价10%的价格估算,亩产千斤仅可收入500—510元左右。两相比较,农民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