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四 求诸己
《论语》阅读教学之
《孔子的修身之道——求诸己》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孔子“求诸己”的思想内涵,方法及意义; 2.在学习《求诸己》中掌握阅读《论语》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懂得在现实中运用求诸己提升个人修养,形成家国天下的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司马迁赞美孔子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所以,这一学期,我们一起共读《论语》,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有颜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以选节《求诸己》为例,一起来探究阅读《论语》的方法。 二、为何要求诸己
我们都知道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那个时代,周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八佾舞于庭,陈恒弑简公,高人避世等都让他的内心充满忧虑和无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下列句子,找出在这一章中,孔子对哪些社会现象
不满。
(一)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孔子对哪些社会现象表示不满: (学生齐读)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⑴。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9.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总结:患无位,患莫己知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 文己过
言而过其行 《论语》选读之四 求诸己
(二)联系现实阅读法(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现实): 同学们想一想孔子当时忧心的社会问题,在你身上及在社会上还存在吗?能不能结合现实举例说明?
学生发言,结合现实(新闻、身边的事、故事)举例) 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问题,这些在我们生活中也依然存在:比如 存在。 澎湃新闻
1、《发现暗访立即报告?创卫办,别把出租司机当特务》 2、《借鉴不能算抄!给领导写东西,能算抄吗?》 中国新闻网
3、《男子大学毕业3年仍与女友啃老 母亲:何时才能长大》
所以,我们理解《论语》时,可以采用联系现实阅读法,从
而得到深刻地领悟。 三、如何“求诸己”
李泽厚《论语今读》:孔子提供这个民族以生存的智慧,其中包括生命价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情操以及勤劳、乐观、坚持不息等等,它具有一种普遍性。
那今天,我们就借鉴古人做评注的方法,去看看孔子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
添加批语阅读法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出示6.12) 示例: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朱熹评语:力不足者,欲进而不能。画者,能进而不欲。谓之画者,如画地以自限也。 我的评语:
全班齐读(引词引句:借助名言成语进行点评。)画地为牢,势不可入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冉求的行为印证了一个词“画地为牢”。冉求的话不仅是借口,更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殊不知:人的潜力无限,只要你有一刻渴望成长,它就会支撑着你开花结果。
请同学读(连类比物:借助对比或类比点评)不畏难,稳落实
2.颜回穷困,在学习和求道上却“不改其乐”,而冉求却畏难不前。现实生活中像冉求这样的人,为数不少,要使这样的人克服畏难心理,必先让他们树立信心,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目标并落实,再难的事情都不惧怕。 《论语》选读之四 求诸己
请同学读(以意逆志:将所思、所想、所悟写出进行点评。)有心有力方可致远
3.有心无力可以谅解,有力无心不可饶恕。人无论做任何事情,离不开两个因素:主观和客观。如果主观上竭尽全力做了,应该鼓励,不应以成败来论英雄;相反,如果是思想消极,不图进取,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结:通过品读,我们知道孔子告诫我们不能“画地为牢”,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总结:1.“不畏难,勇迈步”。(板书)
请同学们为9.17-5.8章添加批语。
①一组:9.17、9.23、17.22;二组:19.21、7.31、15.15; 三组:14.27、7.30、5.8。
②独立写(每人评一条,4分钟,40字以上,写编号、批语、关键词)——小组讨论(3分钟,一名同学记录将关键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