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胆小害羞的孩子
害羞是一种含蓄的、优雅的、无声的操纵手段。
这个手段非常高明,孩子们利用害羞为借口,让家长顺着他们的心愿行事。 家长朋友们,你们回想下,当你们让孩子去隔壁借东西或让孩子去参加某项对身心有益的集体活动时,一想到要与别人打交道,孩子就会说:“妈妈,我害羞,我不想去??”孩子名正言顺地推掉了这个差事。
试问,有哪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害羞,拒绝做某事而去责备孩子的呢?几乎没有,因为家长心里都会这么想,孩子害羞,让他们去做某些事情太为难他们了,就不要逼迫孩子了,那就自己代替孩子去做吧!这就刚好中了孩子们的计谋。
那么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想到您这样替孩子做事,准备要做多久?一辈子吗?
孩子终究要长大,在孩子成长的初期,这种苗头刚刚萌芽的时候,您没有硬起心肠帮助他们克服这种不良心理,反而助长他们的这种举动,让害羞成为孩子们日后不去做事的借口。
这样下去,孩子们就会认为他这样做是应该的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您让孩子们将来怎样再与外界交往?如果孩子不与外界交往,那么他们怎样展开他们的人生?毕竟您的孩子将来要生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之中啊!
其实害羞的孩子,骨子里非常地强势,心底里充满了自私。他们不敢尝试新事物,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一切行为都希望由父母替他们顶着。
家长们,你们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害羞的孩子大多执拗,性格固执。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想以最省劲的方式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害羞的孩子就是不想费任何力气,害羞为名,让别人替他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他们只管去享受成果就行了,谁让他们天生害羞呢?
看看这个借口多么的名正言顺!有多少家长能够意识到这正是您孩子的一个高超的操纵手段呢?
害羞这种行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3岁前的婴儿,他们的害羞反应是接近于害怕的一种心理情绪,表现为窘迫、难为情。
通常1岁以内的婴儿情绪主要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如身体的不适:饥饿、疼痛、睡眠、冷、热等等。
1至3岁的婴儿情绪反应除生理需要外,还有大量的社会需要。如:独立活动的需要(独立行走、自己吃东西)、交往的需要(喜欢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喜欢看别的孩子游戏)等等。
孩子到了3岁以后,便进入了幼儿期,此时需要成人的关注、要求与同伴交往、期望得到更多的重视。3岁以后,孩子才会出现羞愧情绪,但有时这种羞愧情绪里并不含有恐惧的成分,而是幼儿自我意识的萌芽。
3岁以上的幼儿最需要的是大家的爱和赞许,这是幼儿最强烈的情绪体验源泉。如果他们得不到,他们就会做出种种举动来引起成人和同伴的注意。由于孩子还幼小,他们知道自己的弱势,面对成长道路上诸多困难和障碍,他们便想出了指使父母去代劳这一主意。可怎样做父母们才能心甘情愿地帮他们做事呢?
于是他们便采用害羞这一隐蔽的操纵手段,来达到自己贪图享受,不愿面对困难这一目的,这就是孩子害羞的真相。
害羞的孩子其实是非常强势的,他们明明知道自己有些事情只要试一试,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他们就是不愿去尝试,害怕被拒绝,不愿去迈出那一步,总是以害羞为借口,躲避他们应该自己面对的问题。如果遇见孩子这样做,家长就假装对孩子感兴趣的那件事情不在意,故意建议孩子放弃,然后回家。一旦父母这样做,孩子在玩与回家这两件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当然是要留下玩了。孩子在被逼无奈、必须抉择的情况下,还是会硬着头皮走出害羞这一步的。
当孩子以害羞为借口不愿做某事的时候,妈妈千万不要代劳,而是要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只有让孩子不断尝试、不断碰壁后,孩子才会真正地成长。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底下,只能让孩子的交往能力一点点消失,长大后孩子无法融入集体,也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