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年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2020年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1、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普遍联系是指

A、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B、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C、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想怎么联系就怎么联系 2、一些大学生在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3、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A.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

4、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5.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6.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看问题应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C、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7、《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说明 A、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 C、人们不能否认事物时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8、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9、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的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些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两种城市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有甲、乙两厂,甲厂效益好,乙厂效益差。后来,乙厂被甲厂兼并,经过重新优化组合,创造的效益远远大于原来两厂的效益之和。这表明了 A、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C、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D、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了事物是

A、变化发展的 B、静止的 C、联系的 D、孤立的

12、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定为当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这说明

A.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要墨守成规

13、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14、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发展的是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④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美国和丹麦科学家2009年5月28日公布研究成果称,北极圈内的未探明天然气约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版图内。此外,北极圈内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可能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到4%。这表明 A.自然界是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后出现 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18、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中的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③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④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下列选项中,符合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①防微杜渐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20、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蜜蜂酿蜜 ②教师讲课 ③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④鹦鹉学舌 ⑤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⑥经济体制改革 ⑦修身养性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⑤⑥⑦

21、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共同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2、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性 B.实践的历史性 C.实践的能动性 D.实践的主观性 23、“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24、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 ①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②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③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④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⑤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 25、下列观点违背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是 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②“坐井观天”

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④在我国改革和建设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一论述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C.发展观点 D.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28、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29、“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惟一途径 B、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D、认识和实践密不可分

30、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Ⅱ卷(主观题 共40分)

3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12分)

32、材料一、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条件。生命起源和演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 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

材料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屈辱,中国濒临灭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200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

材料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台风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的预测会越来越准确,台风引起的伤亡人数、财产损失会因此迅速减少。 (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6分) (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4分)

33、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 (10分)

34、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9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地蹭地,日久天长,竟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皮,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及青年人成才的启示?(8分)

2019-2020年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1、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普遍联系是指A、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B、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C、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想怎么联系就怎么联系2、一些大学生在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vvp72dke2p7v43zg0p6rgfk15t3500h8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