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理课程中的农业问题是形成学生“因地制宜”地理观的重要切入点。农业地域类型又是展开学习的基本素材。教师应避免把教学目标仅限制在了解世界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层次上,要以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首先,确认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会阅读专题地图,城市的学生应知道谷物生产的概念等。如果没有,需要教师进行解释。

第二,讲解有关的新概念。作为本节课的新概念可安排在前面讲解。与农业有关的概念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可由教师直接解释。

第三,由学生在专题地图上找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或国家,并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教师介绍等方式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域的重要农作物或牲畜。

第四步,是最核心的一步。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世界上会存在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果教师能找到反面的例子教学,效果会更好。这一步,应该是形成地理观念的阶段,但最好不要在这一步上结束。

第五步,利用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因地制宜”中的“地”是个广义的概念,并不仅限于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等多种因素。同时,还可以讨论农业地域生产方式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2. 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的方式学习

要提倡探究学习,鼓励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

在提倡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本质过程是一样的,但后者更接近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例如,在研究主题的确定中,学生有更多地自主性;研究的结论更具开放性等。地理课中的研究性学习需要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同时将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和开放性的研究结论结合起来。

案例1: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变动问题

这个问题与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和商业等内容有联系。采用探究学习,可以尝试下面的步骤:

首先,教师要确认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背景,例如,有关农产品的知识、商业的基本常识等。

第二步,引导学生就这个现象提出假设。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提出的假设可以不同。例如,有的学生假设价格的变动与本地市场需求有关;有的学生假设价格的变动与政府的政策有关等等。

第三步,学生就证明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制订访问专家、查阅资料、上网检索等探究方法。

第四步,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实施探究方案。

第五步,得出结论,并形成初步的书面或其他形式的报告,形式可多样化。例如,有的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有的学生制作幻灯片;有的学生制作简单的模拟软件等等。

第六步,展示探究结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 第七步,反思自己的探究结果,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第八步,得出最终结论。

研究性学习也可以和解决教学难点结合起来。 案例2:利用研究性学习攻克学习难题

前提是学生已具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

首先,教师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规律和教学经验,列出最有可能成为学习难点的主题。

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领一个主题进行研究,研究的最终目标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底线。

第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研究方案,并进行研究。

第四,在分组研究结束时,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应成为该主题的“专家”,轮流向其他学生讲解该主题,并回答他们的问题,直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所学内容。

第五,教师进行补充、纠错、总结,并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 3.尽量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教学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发展。例如,如果某节课教学目标是形成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观念,学生就可以用流水地貌的实例学习,也可用风成地貌的实例学习;如果教学目标是掌握黄土地貌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知识,学生则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学习,也可以通过文字资料学习,还可以通过实际考察学习。

案例 在学习商业网点布局与环境的关系中使用多种学习方式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多样性的学习方式。

第一,教师采用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例如,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和分析课本文字材料(通过文字学习);组织学生观看商业网点布局的录像资料(通过直观动态材料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语言交流学习);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商业网点情况(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请校外专家开办讲座(通过听讲学习);使用互联网查询商业网点资料(通过操作学习)等。虽然每个学生最喜欢和最适应的学习方式不同,每个不同的学习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不同。但从整体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很踊跃、投入,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的可能,例如,准备充分的文字阅读材料;开通互联网;有独立的录像观看条件;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安排野外调查和访问的时间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非都一样,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上。

第三,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也可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的方式,可以是书写的,也可以是绘制图表、图画的,还可以与教师面谈等。

4.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批判性思维可使学生具有区分真理与谬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从区分真理和谬误入手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案例:判断城市道路系统的合理性

学生研究某城市交通道路系统图(建议选择学生所在的城市。如果学校所在城市较小,建议选择另外一个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道路系统一般比较复杂,容易为学生提供判断的空间),熟悉城市和道路的基本情况。

教师提供该城市交通的必要数据,如人口情况、车辆发展情况等。 教师提供某些重要路段或路口、立交桥的具体情况和周边情况。 由学生选择其中整体或局部进行判断。

上述学习活动并非一定通过大的论题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对某个论述、某个现象的判断,或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反思活动,这些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持续过程。

培养创新精神思维需要更宽松和更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结果的评价要开放、民主。地理设计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学习活动。常见的设计主题是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工业区的选址、某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所谓研究性学习,多是这类活动。

案例:居民新区的设计

工业区的设计,固然能很好地体现工业区位因素等教学内容,但往往离学生生活较远,“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可能是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把设计的范围缩小为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例如,学生以后会遇到选择居住地的问题。现在,让学生设计一个新居民区,可以把他们对居住地的期望融在设计中。

进行居民新区的设计,需要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学生拥有目标区(新居民区)的基本信息,包括其功能特征、对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可以改变的环境要素。此外,学生应具备简单的设计能力。

二是学生拥有目标地(新居民区地址)的基本信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等。

学生在认真研究某具体案例后,应逐步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在遇到另外一个含有共同要素的实例时,会回忆所需信息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学生在解决居民区内部布局、能源利用、社区服务、融资投资等问题时,也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展示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设计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不提供现成的步骤,而由学生自己设计。如上述新居民区的设计,可以由学生先选址,再设计居民区内部布局,也可以先设计布局,再根据布局的要求选择地址。

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冷锋对北京地区天气的影响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计算机网络工具开展这一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冷锋对天气影响”的学习网站,并进入校园网。网站包括学习资料、问题讨论、成果展示、信息交流等模块。教师可先在“学习资料”中放入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学生独立学习时可能会用到的背景资料,在“问题讨论”中放入讨论的题目。要保证学生能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

第二步,学生分组收集北京地区的天气资料,并及时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后放到网站上。 第三步,小组讨论,利用收集的资料说明论题,并记录下讨论过程,整理后放到网站的讨论区中。学生个人也可在讨论区自由发表意见或寻求帮助。

第四步,将小组或个人的学习成果放在网站的成果展示区中,供同学互相阅读。 第五步,全班同学集中讨论,总结,开展成果评比等活动。教师可检查是否达到学习目标。

二 评价建议

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发挥学习评价的发展与激励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总结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

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状况

评价学生地理知识理解和应用状况的标准,主要是衡量学生理解力以及学生能否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达状况;知识运用状况的评价重点应看学生能否激活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并进行将相关知识迁移运用于具体情境之中。

案例:划分成绩水平等级水平,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力 地理知识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 只理解几个基本地理概念 ? 存在较严重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的误解与混淆 ? 很少能把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形式

二、评价地理探究能力

? 能够理解一些基本地理概念 ? 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与混淆 ? 能部分地把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形式 ? 能够理解大部分基本地理基本概念 ? 较少误解与混淆 ? 接近完整地把概念的一? 能够理解大部分基本地理基本概念 ? 完全没有误解与混淆 ? 总能完整地把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形式 种表达形式 转换成另一种表达形式 评价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形成情况,应搜集相关信息评估学生是否能够: ? 独立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 ? 主动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 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

? 表达、交流探究成果

评价上述地理探究能力可以参考下表所列的各项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1 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经常独立提出问题,具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知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能否补充问题的必须条件; 提出的问题新颖程度如何、广度与深度如何?有无探究的价值? 能否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如期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搜集资料; 能否通过实地观测、调查以及实验等方式去获得资料; 能否把搜集的信息资料整理并写成短文、制成表格、绘制图表和简单地图。 评价要点2 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各项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 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地理课程中的农业问题是形成学生“因地制宜”地理观的重要切入点。农业地域类型又是展开学习的基本素材。教师应避免把教学目标仅限制在了解世界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层次上,要以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首先,确认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会阅读专题地图,城市的学生应知道谷物生产的概念等。如果没有,需要教师进行解释。第二,讲解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n832n8ki7d82u9zjlx7yogl1itcy00in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