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区教育局2018年教育教学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市教委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以《**市中小学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水丰路小学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为依据,围绕学校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结合新算年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快乐课堂的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以提高创智快乐的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夯实基础,强化习惯,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扎实推进“快乐课堂”的建设,开展学科专题性的教学研究,围绕学校“快乐课堂”的建设目标、具体表现等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基于“课标”和学情,提升单元命题和作业设计质量,进一步落实等第制评价,进行“评价融于课堂”和“过程性评价”研究,关注评价主体参与率和评价方法多元化。
3、认真研读学科教学要求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围绕“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教研组练兵活动。
4、加强教学流程的管理力度,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增强管理效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5、重视教研活动以及联组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评比活动。
三、具体工作:
(一) 聚焦教学五环节,抓好教学常规
以《水丰路小学教学流程管理制度》为依据,结合《教师日常教学工作情况表》,配合教导处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这五个方面对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
1、备课要深:基于标准关注学情。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编制“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重视备课中板书和作业的设计,同时进一步强化每个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意识。能根据实际做好学情分析,进行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调整,坚持有质量地写好教学随笔和课后反思,分月撰写随笔四篇,1篇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实践、1篇为和谐课堂的打造、1篇为本年段学生学习好习惯培养、1篇内容自定。
2、课堂要实: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践行“绿色指标”,进行“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加强教师“组内、校级、集团、区域公开课”、“家长开放课”等上课、观课机制,
认真撰写听课笔记以及听课反思,加强研究与交流。
认真对待第6、12周校质量监控,抓好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质量分析与跟进措施。
3、作业要精:研究基于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作业设计,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提倡布置发展性、创造性、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质量。教师应合理安排作息,精选例题和习题,控制作业量,杜绝教辅材料进课堂,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四、五年级控制作业量、难易度。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统一批改格式。
4、辅导要细:关心学习困难学生、随班就读的学生,及时、定期为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勤反复、多激励,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记好《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表》。
5、评价要活:继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课程实施。加强“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等文本的研读,使评价强调融入教学,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三个维度进行分项等第评价,使评价强调融入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与成长变化。对学生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试卷上不出现相应的分数包括扣分情况,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与成长变化。
(二)实施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质量监控、备课作业检查
每学期开展二次教学质量抽查,评价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每学期开展二次备课检查,观测教师在对构建“快乐课堂”的思考、教学设计。
每学期开展二次作业检查,把控作业的质与量,确保学生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2、落实各年级质量监控,对监控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共同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查找主观原因,落实改进措施。
3、组内研究课“研”字当先。每位数学老师认真、积极上好组内研究课,以此切实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把握,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有效性。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听一节随堂课,继续用新的课堂教学观察工具,以新的视角来评价教学、理解课堂。大家互相学习,发现亮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与评价,做到取长补短。
4、教学反思 “思”是关键。通过小结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进行提炼,形成自己教学理论和教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每学期认真撰写案例反思并在大组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
5、将“快乐课堂”建设与学校发展理念相结合,鼓励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高层次思维打下基础。同时,关注学生手脑并用的和谐,团队学习的和谐,教师引领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和谐,以“和”推进“智”的创生。
(三)开展主题教研,提升教师素养
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增强数学教研组教师们的合作能力,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教研氛围。
1、结合学校《创建和谐、创智、开放的小学快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的校本研修主题,注重教研组以及备课组(高年级备课组、低年级备课组)建设。围绕“快乐课堂”的内涵、基于课标、单元教学设计和教学五环节开展主题化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立足学习、实践、研究和反思,每次活动定主题、定主讲,内容要形成专题化、系列化,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2、做好集团“尊重差异 自主合作”联组教研主持校的工作。结合数学教研组教师的整体实力,构建“奉献、探索、求实、进去”的教研组文化,履行数学学科上理工教育集团联组教研主持校职责,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组团发展,让集团每一位教师在互研互学、真实坦诚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集团联组教研:倪宸玮;家长开放日:姜蓓蕾)
3、聚焦“绿色指标”,聚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在教研组活动中,重视课标的研读,加强对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认识,准确把握各年级段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依据课程标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有效调控教学进度。认真研读学科教学要求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开展相关主题学习活动。围绕“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教研组练兵活动,以及市网络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