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为什么说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①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形成与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出现政治实体,

形成国家,也就出现了政治思想。

②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形成于古代希腊的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内部关系

是政治关系,政府和法律是政治性的公共权威,在城邦形成时期,希腊人摆脱了宗教神话的形式,开始自觉地认识和研究社会政治现象,政治思想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了。

③ 总之,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

现的,并伴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2.古代希腊早期和繁荣时期思想家政治思想的共同点? ① 注重法制 ② 人治不如法治 ③ 缺乏理论体系 ④ 重视教育

3.智者学派的政治主张?

① 人类社会和国家起源的假说。 ② 主张平等、民主。 ③ 建立法制。

④ 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

4.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政治时研究方法的不同?

1)柏拉图强调理念,只有掌握一般和普遍,才能认识个别和具体。亚里士多抛弃了柏拉图的办法,开辟了先研究个别和具体,然后从具体中抽象出一般的途径。 2)亚里士多德改变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运用哲学、伦理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方法,运用实地考证、调查实践、经验归纳等方法。 5.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关于理想城邦有什么不同?

1.国家阶级构成理论的不同思想(人治与法治的争论)

柏拉图崇尚由哲学王直接统治的,社会各阶级等级深严的理想社会;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社会各等级比较松散的理想社会

2.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阶级构成方面的差异和对立 柏拉图划分阶级是以人性作为社会分工的基础,认为阶级间的分野是无法改变的,其目的是论证国家的“正义”;亚里士多德从自然生成的规律出发,承认各阶级间地位的相对可变性,其目的是论证“城邦只是同等人们间的社会组织”。

3.公有和私有的争议 柏拉图主张公有制,认为私有是一个国家纷争和灾祸的来源;亚里士多德主张私有制,认为人类的私心不会因为公产制度的建立而消失

4.人治与法治的分野,贤人政治与共和政体的选择

柏拉图的理想政体是贤人政治;亚里士多德主张共和政体。

6.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各自心中理想城邦的原则是什么? 苏格拉底:

a) 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

理国家。

b) 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

c) 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

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d) 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政体和贤人政治。 e) 城邦应注重教育。 柏拉图:

a) 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 b) 哲学王治国。

c) 理想国的分工模式。

d) 理想国的分工和理性的论证。

e) 政治观。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就是实现了正义的原则,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国家。

亚里士多德:

a) 最良好最稳定的整体,是由中产阶级掌权的共和政体,是贫富两要素混合的政体。

b) 反对过分的贫富差距、主张产业私有而财物公有。 c) 法律是中道的权衡,可免于情欲的影响。 d) 实行民主政治,公民轮流掌权。

e) 城邦不宜过大,人口不宜过多,疆域必须适当。

f) 通过教育启导人们的理性和培养公民的善德,并使公民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制和生活方式。

7.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政治主张? 伊壁鸠鲁学派:

① 倡导幸福与快乐。

② 追求社会安全与灵魂安宁。 ③ 不参与政治:寻求友谊。 ④ 国家产生于契约。 ⑤ 正义在于互利。

斯多葛学派:

① 自然法是宇宙的理性。 ② 人在精神上的自由与平等。 ③ 忽略家庭,重视城邦和谐。

④ 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世界主义观念。

8.比较区分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和西塞罗“人是理性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的“政治性”指涉及两种情形。一指人是具有共同目的的就群居动物;二指人具有理性言语的能力,人的政治组织是一个伦理意义概念。 西塞罗:

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理性的平等,人们应当平等地共享法律的正义,犯罪行为则应当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的追究。 9.神权政治的基本原则? ① 君权神授。 ② 教权至上。 ③ 天启法律。 ④ 末世神权。

10.神权政治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5-9章)

进入中世纪,欧洲以神权政治为主,主张教权至上;12世纪至15世纪产生神学政治异端政治论,否定教会和教皇权威;15世纪出现乌托邦主义政治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主张建立公有制社会;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人道主义政治观,主张以人文本;宗教改革后产生新教政治观,主张世俗政权。 11.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论主要内容? 奥古斯丁: ① 恩典说 ② 双城论 ③ 教权至上论

托马斯阿奎那: ① 信仰与理性 ② 教会和国家

③ 国家的起源与目的 ④ 政体理论

⑤ 法的性质和分类

12.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安德里亚 乌托邦主义政治观的异同? 异:1.托马斯莫尔痛恨战争,强烈批判“圈地运动”。

2.康帕内拉认为国家应当有知识丰富的人来领导,安德里亚主张政教合一的贤人政体。

同:1.私有制是社会贫困和灾难的起源,主张公有制

2.重视教育

13.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政治观的异同? 异: 1. 批判对象不同

文艺复兴批判封建神学和禁欲主义,不反对封建主义;启蒙运动用人道反对君道,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封建主义 2. 直接后果不同

文艺复兴:没有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准备和和舆论宣传。 3.领域不同

文艺复兴人道主义主更多的是关于解放“人性”的主张,而启蒙运动人道主义则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领域。

同:1.内容上,它们都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重视教育

2.都促进了人性的进一步解放,推动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 14.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新教政治观的异同? 异:1.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强调在精神领域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作用;加尔文宣称“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真正是决定一切基础。

2.路德新教政治观把宗教同国家联系起来;加尔文则把宗教同财富联系起来 3加尔文新教政治观更为激进,极端,排斥异己。

4.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同:1.主张相信上帝就可以得到救赎;《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服从世俗;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2.推动了西方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变革,在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方面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历史影响 15.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运动;

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16.为什么在十五六七世纪君主专制论盛行? 1.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主义的萌芽与发展,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神权思想与人道主义,宗派纷争等造成一些国家四分五裂,地区动荡。急需一个强有力的专制制度来管理国家 2.马基雅维利、博丹等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17.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的内容? (一)非道德政治观 ① 人性论

② 国家的起源——根源于人类邪恶的本性 ③ 政治的核心问题——权力 (二)君主专制论——事出有因 ① 依靠专制君主

② 结束意大利的混乱局面

③ 各种政体的比较——倾向共和政体 (三)君主统治术

① 法律和军队——解决冲突的两种途径 ② 为达治世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③ 使人民恐惧,不使人民憎恨

18.评价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 ① 研究方法

② 为近代政治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③ 崭新的国家观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虽然不乏真实性,但是缺乏一种理论上和道德上的感召力。

19.博丹君主专制论的主要内容?

① 从家庭的父权中引申出国家的主权。 ② 国家主权的特点及其内容。

③ 合法的君主政体是最合理的政治形式。 ④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不能平等。

20.概括归纳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 自然法(自然状态)思想 社会契约论 思想家 格劳秀士 1.自然法是理性的准则,是一切法的依据。 2.自然法的根本原则:各有其所有,各偿其所负。 1.国家产生于社会契约。 2国家的目的是谋求公正,国家是一群自由人1.君主主权论者。(但君主的权力并非神授,有可能丧失。) 2.君主的权力由社会政治主张 3.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4.正义战争论。 霍布士 1.人性恶的基础上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下可怕、恐怖、人与人为敌。原因在于:①人类自私 ②人类生而平等 2.自然法是理性的箴言。 3.自然法的原则(238-240页) 为享受公共权利和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完善的团体。 1.国家的产生源自社会契约和人们的授权。 2.国家的本质:一大群人相互订立契约,每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用全体的力量获得安全并从中受益。 3.国际的目的:维护和平与安全,否定了君权神授,肯定了君权人授。 1.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是理性的需求。 2.国家的目的是节制人们的感情和欲望,按理性指导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契约赋予,人们有权推翻暴君,但不可滥用反抗的权利。 1.主权者的权力是无限的,君主主权与主权不可分割——绝对主权论。 2.主权的内容和特征(241页) 3.绝对君主论的理由(242页-244页) 斯宾诺莎 1.自然状态是非理性的。 2.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3.自然法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不受禁止的按照自我保存的天性进行活动的规律。(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大。) 1.国家和公民的定义(250页) 2.国家的法律高于自然法?(250页) 3.要求人们服从法律。 洛克 1.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 1.为确保生命财产的安2.自然法即人的理性。 全和不受威胁,人们便谁破坏自然法,谁对于人订立契约,建立国家。 类就是危险的。 3.自然状态有三大缺陷:①缺少?②缺少?③缺少?(254-255) 1.自然状态是人类的“青春” 2.人性善(美好纯洁) 1.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跨越。 2.公共“大我”的产生。 3.社会契约的主张(265-266) 1.国家的形式:民主制、寡头制、君主制。 2.坚决反对君主制。 3.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利。 卢梭 1.人民是社会的主人。 2.人民可以通过暴力革命为自己的理性开辟道路。 21.列举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1,神权论

1奥古斯丁——国家神造说 ○

人类原来是平等的,顺着天性而缔结社会关系,国家就是由社会交往而联合起

2托马斯·阿奎那 ○

国家是自然产生的制度,并不是人为的产物。。国家正式由于人性需要而产生的自然制度,国家是由于人类合群生活的需要产生,上帝是国家等一切社会权威的终极创造主。 2.社会契约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

1.为什么说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①政治思想是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形成与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出现政治实体,形成国家,也就出现了政治思想。②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形成于古代希腊的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内部关系是政治关系,政府和法律是政治性的公共权威,在城邦形成时期,希腊人摆脱了宗教神话的形式,开始自觉地认识和研究社会政治现象,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thu2ll3q0sr9z0p01l1xu1x81dzc00o5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