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间叶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增生 (3)肝细胞再生
四、临床病理类型及特点: (一)急性(普通型)肝炎
1、病变:广泛的肝细胞变性,以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最为普遍。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有散在的点状坏死和嗜酸性小体。
2、临床病理联系:肝大、肝区疼痛或压痛的原因。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等升高,肝功能异常。黄疸。
3、结局:本型肝炎患者多数在6个月内治愈。约5%-10%的乙型肝炎、70%的丙型肝炎可转为慢性肝炎。
(二)慢性(普通型)肝炎: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桥接坏死、碎片状坏死;间质胶原纤维增生。
轻度慢性(普通型)肝炎:点状坏死。汇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界板无破坏,小叶结构清楚。
中度慢性(普通型)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中度碎片状坏死,出现特征性的桥接坏死。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重度慢性(普通型)肝炎:重度碎片状坏死与大范围的桥接坏死,坏死区出现细胞不规则增生,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结构。
毛玻璃样肝细胞出现,HBsAg反应阳性。 结局:
(三)重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1)病变: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轻,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有的区域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故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
(2)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出血倾向;肝功能衰竭。 2、亚急性重型肝炎:
(1)病变:既有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肉眼观,肝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隔,呈黄绿色(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可见小岛屿状再生结节。 (2)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五、发病机制:
1、肝细胞损伤的机制: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2、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1)T细胞功能正常,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时受感染及免疫损伤的肝细胞多而重,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
(2)T细胞功能正常,病毒量较少,毒力较弱则发生急性普通型肝炎;
(3)T细胞功能正常,病毒量甚少,毒力很弱则表现为轻型或亚临床型肝炎;
(4)细胞功能不足,免疫反应仅能清除部分病毒和损伤部分受感染的肝细胞,未清除的病毒可继续繁殖并感染,反复发生部分肝细胞损伤,结果表现为慢性肝炎;
(5)机体免疫功能缺陷,T细胞呈免疫耐受状态,此时病毒与宿主共生。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感染的肝细胞也不受免疫损伤,此时则表现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第四节 肝硬变(liver cirrhosis) 一、概述:
1、概念: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运行,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 2、分类方法:
病因分类:病毒性、酒精性、胆汁性、隐源性
形态分类;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不全分隔型
病因及病变结合分类: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色素性 二、类型及病变: (一)门脉性肝硬变: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尤以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是肝硬变的主要原因, (2)慢性酒精中毒 (3)营养缺乏。 (4)毒物中毒 2、病变:
(1)肉眼观:早、中期肝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正常或稍硬。后期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硬度增加,表面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状,结节大小相仿,最大结节直径不超过1.0cm。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2)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即假小叶。 3、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症: 脾肿大 胃肠淤血 腹水
侧支循环形成: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如破裂可引起大呕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常发生便血;脐周围静脉网曲张,临床上出现“海蛇头”现象。
(2)肝功能不全:主要表现有:睾丸萎缩,男子乳房发育症;蜘蛛状血管痣;出血倾向;
肝细胞性黄疸;肝性脑病(肝昏迷)。 (二)坏死后性肝硬变: 1、病因:
(1)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多患亚急性重型肝炎,逐渐形成坏死后性肝硬变。 (2)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 2、病变:
(1)肉眼观: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有较大且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结节直径可达6cm。
(2)镜下:肝小叶呈灶状、带状甚至整个小叶坏死,代之以纤维组织增生,形成间隔,将原来的肝小叶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和胆色素沉着。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较宽阔且厚薄不均。
3、结局:病程短、肝功能障碍明显,门脉高压症出现晚且轻,癌变率高。 (三)胆汁性肝硬变: 1、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1)病因:常见的原因为胆管系统的阻塞,如胆石、肿瘤(胰头癌、Vater壶腹癌)等。 (2)病变:
肉眼:早期肝体积常增大,后期肝缩小,但不如上述两种明显,表面平滑或呈细颗粒(小结节)状,硬度中等。肝外观常被胆汁染成深绿或绿褐色。相当于国际形态分类中的不全分割型。
镜下:坏死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核消失,称为网状或羽毛状坏死。毛细胆管淤胆、胆栓形成。胆汁外溢充满坏死区,形成“胆汁湖”。纤维组织增生使汇管区变宽、伸长,但在较长时期内并不侵入肝小叶内。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病变早期汇管区小叶间胆管上皮空泡变性及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其后有小胆管破坏及纤维组织增生并出现淤胆。
第五节 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一、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
(一)概述:病因(饮食和环境,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学;好发部位(胃窦,特别是小弯侧) (二)早期胃癌
1、概念: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 2、分类
隆起型;表浅型,此型又可分为:表浅隆起型、表浅平坦型、表浅凹陷型;凹陷型。 3、组织学分型:以原位癌及高分化管状腺癌最多见,其次为乳头状腺癌,未分化型癌最少。 (三)进展期胃癌
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以下者均属进展期胃癌或称之为中晚期胃癌。 1、肉眼形态: (1)息肉型或蕈伞型 (2)溃疡型
良、恶性溃疡的肉眼形态鉴别
良性溃疡(溃疡病) 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 外 形 圆形或椭圆形 不整形、皿状或火山口状 大 小 溃疡直径一般<2cm 溃疡直径常>2cm 深 度 较深 较浅
边 缘 整齐、不隆起 不整齐、隆起 底 部 较平坦 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
周围粘膜 皱襞向溃疡集中 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 *因粘膜下层有癌组织生长
(3)浸润型:局限浸润型;弥漫浸润型:革囊胃。 2、组织学类型:
(1)腺癌:此型癌组织分化较高,恶性度较低,转移较晚。 (2)髓样癌:恶性度较高,常较早地向深层浸润。 (3)硬癌:本型恶性度较高。
(4)粘液癌 :恶性度高,肉眼上呈半透明胶冻状故称胶样癌。 3、扩散途径: (1)直接扩散。
(2)淋巴道转移 为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 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最常见的是幽门下胃小弯的局部淋巴结。 (3)血道转移
(4)种植性转移 :Krukenberg瘤。 4、胃癌的组织发生
(1)胃癌的细胞来源主要发生自胃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 (2)肠上皮化生与癌变 (3)不典型增生与癌变
二、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 (一)概述:病因;发病学;好发部位 (二)病变:
1、早期癌多为原位癌或粘膜内癌,也有一部分病例癌组织可侵犯粘膜下层,但未侵犯肌层,
无淋巴结转移。 2、中晚期癌: 肉眼形态:
(1)髓质型:肿瘤在食管壁内浸润性生长,使食管壁均匀增厚,管腔变窄。 (2)蕈伞型:肿瘤突入食管腔内。 (3)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溃疡。
(4)缩窄型:癌组织在食管壁内浸润生长,累及食管全周,形成明显的环 形狭窄,近端食管腔明显扩张。
组织学: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腺棘皮癌等类型。其中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腺癌次之。 三、扩散途径: 1、直接浸润
2、淋巴道转移:转移沿食管淋巴引流途径进行
3、血道转移:主要见于晚期患者,以转移到肝及肺为最常见。 四、大肠癌(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 (一)概述:病因;发病学;好发部位 (二)病变
1、肉眼观:分为4型
(1)隆起型:肿瘤向肠腔内突出。
(2)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明显的较深溃疡。
(3)浸润型:肿瘤向肠壁深层弥漫浸润,常累及肠管全周,使局部肠壁增厚,有时肿瘤伴纤维组织增生,可使肠管管腔周径缩小,形成环状狭窄,亦称环状型。
(4)胶样型:肿瘤外观及切面均呈半透明胶冻状。镜下为粘液腺癌或弥漫浸润的印戒细胞癌。
大肠癌的肉眼形态在左、右侧大肠有明显的不同。左侧多为浸润型,引起肠壁环形狭窄,早期出现梗阻症状。右侧多为隆起息肉型,一般无梗阻症状。 2、组织学类型:
(1)乳头状腺癌:多为高分化型。 (2)管状腺癌: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
(3)粘液腺癌:常有二种类型。一种表现为大片粘液湖形成,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另一种表现为囊腺状结构,囊内充满粘液,囊壁衬以分化较好的粘液柱状上皮。
(4)印戒细胞癌: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不形成腺管状结构。有时可伴有少量细胞外粘液。
(5)未分化癌:癌细胞常较小,形态较一致,细胞弥漫成片或成团。 (6)腺鳞癌:肿瘤组织具有腺癌及鳞癌二种结构。
(7)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直肠肛门附近的被覆鳞状上皮。为数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