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解析题干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以法教化人民,使官吏成为推广法律、教化人民的教师。这明显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主张。 答案D 2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齐桓公与管仲画像砖

A.齐桓公曾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 B.管仲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管仲改革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D.管仲改革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解析管仲在改革中虽然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占有的合法性,但他没有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承认土地私有制,其改革仍然是奴隶制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答案D 1

3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 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解析“食有劳而禄有功”,意即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该做法有利于打破世卿世禄制,为新兴地主阶级参与和控制政权创造了条件。 答案C 4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颁布的法令规定,收回封君三代以后子孙的爵禄。这实际上是要( ) A.向周天子发起挑战 B.向自耕农发起挑战 C.向旧贵族发起挑战 D.向各诸侯国发起挑战

解析收回封君三代以后子孙的爵禄,就是要废除世卿世禄制,这是对旧贵族特权的否定。 答案C 5《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 A.政治清明 C.充斥尚武精神

B.经济发达 D.矛盾重重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兴师”“修我戈矛”等信息体现出秦国民风质朴,强悍尚武。 答案C 6据说,商鞅到秦国时,随身携带着一本书,他视这本书为珍宝,并借鉴该书的内容,为秦国制定了《秦律》。他携带的应是( )

2

A.《诗经》 C.《法经》

B.《孙膑兵法》 D.《道德经》

解析商鞅热衷于法家思想,主张变法改革。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属于法家著作的仅有C项。A项是儒家经典,B项是兵家的代表作,D项是道家的代表作。 答案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管仲改革后,齐国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管子·乘马》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1)齐国老百姓辛勤劳动,努力耕作。

(2)管仲在改革中推行“相地而衰征”,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三 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十分之一),藉(借)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材料二中“铁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初税亩,非正也”?

(3)“初税亩”的实行对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农业生产中出现牛耕和铁器。教导各行业掌握和使用铁器。

(2)原先实行土地国有制,不承认私田,认为交税是不合法的。 (3)促进了私田的开垦,产生了封建生产方式,奴隶制度走向解体。

能力提升

1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信奉法家思想,推行变法,其初衷是( ) A.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B.实现富国强兵,避免成为别国的兼并对象 C.压制其他派别,实现思想统一 D.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制度变革要求

解析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追求功利。践行法家思想,能够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在争霸战争中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这是各诸侯国国君推行变法的出发点。 答案B

2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的瓦解,《吕氏春秋》曾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据此判断“围剿公田”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争夺土地的斗争

解析解读图片信息,“围剿公田”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公田之外开垦大量荒地,逐步导致“公田不治”,井田制逐步瓦解。

4

答案B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掀起了变法的热潮。这一时期的变法主要适应了( ) A.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B.法家推崇者的需要 C.新兴农民阶级的需要 D.宗法贵族们的需要

解析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参与政权。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就是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进行的。各国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打破旧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主要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答案A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

(1)根据材料,概括墨子和孟子的用人标准。

(2)上述用人标准的提出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3)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社会根源。

参考答案(1)墨子:选举贤能,根据才干来确定爵位、俸禄及其任免。孟子:根据国人的评价,并结合考察进行推举。

(2)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选贤任能成为时代的要求。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动。新兴地主阶级和广大自耕农要求进行上层建筑的变革。

5

6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解析题干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以法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e1t7c74h7z7sh75m1a072ie1yhw200n2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