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18No.52010
师幼关系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张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摘要】
目的:考察师幼关系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442名幼儿的教师进行了师幼关系量表的测查。结
果: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检验表明,总量表及各维度与儿童当时及9个月后的行为问题普遍存在显著关联;信度检验也发现,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67~0.83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46~0.81之间(P<0.01)。结论:本研究修订的师幼关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关键词】
师幼关系;心理测量学研究;信度;效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10)05-0582-02
中图分类号:R395.1
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eacher-ChildRelationshipScale
ZHANGXiao
SchoolofPsychology,BeijingKeyLabofAppliedExperimentalPsychology,
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examine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eacher-ChildRelationshipScale(TCRS)inasample
ofChinesepreschoolers.Methods:DatawerecollectedbyTCRSwithasampleof442preschoolersandtheirhomeroomteachers.Results:Theresultsof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showedthattheconstructvaliditywassatisfactory.Exami-nationofthecriterion-relatedvalidityindicatedthatboththeconcurrentandthepredictivevaliditiesweresatisfactory.Theinternalconsistencyreliabilitywassatisfactory,withCronbachαcoefficient0.81.Thetest-retestreliabilitywasalsosatisfactory,withtest-retestcorrelationcoefficient0.46(P<0.01).Conclusion:Withacceptablepsychometricquality,theTCRScanbeusedtomeasurethequalityofpreschoolers’teacher-childrelationship.
【Keywords】Teacher-childrelationship;Psychometricstudy;Reliability;Validity
师幼关系是儿童在幼儿园中与教师形成的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1]。近20年来,国内外师幼关系的研究非常活跃。师幼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有重要意义,不仅会影响认知发展(如成绩、语言能力),还会影响同伴交往能力(如冲突解决、社交地位)和情绪行为适应(如攻击、焦虑)[2-5]。研究指出,幼儿园中的师幼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中小学时的师生关系[4]。就师幼关系的测量工具而言,国外有近10种[1],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Pianta的“师幼关系量表”[6]。该量表在依恋理论、依恋Q分类及师生互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具有较好的信效度[6]。我国虽然也有用于儿童自我报告的中小学师生关系量表[7],但用于评价师幼关系的量表非常少见。幼儿难以对师幼关系进行准确的自我报告,因此国外研究通常让教师报告师幼关系[1]。本研究引进了国外的师幼关系量表,并以我国幼儿为对象检验其信效度。
三类,一级一类、二类属于级别最高的幼儿园)。发放问卷456份,回收有效问卷442份。儿童平均年龄
51±10个月,男孩241名(占54.5%);填答问卷的教
师22名,平均年龄27±7岁,平均教龄8±8年,专科学历占68.2%、中专学历占31.8%。
1.21.2.1
工具
师幼关系量表(Teacher-ChildRelationship
Scale,TCRS)Pianta编制,共28道题目,Likert五
点记分,由主班教师评定,包括亲密性、依赖性和冲突性三个维度,适用于2-9岁儿童。
1.2.2儿童行为核查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2-3岁版)Achenbach编制,陈欣银修订,作为本研究的效标量表,由主班教师评定。采用0-2三级评分,施测时仅保留了测量焦虑、退缩、攻击和违纪四种问题行为的41个题目。
2
2.1
结果
1
1.1
对象与方法
被试
被试来自北京城区四所幼儿园,两所一级一类
结构效度
在442名幼儿的样本中,采用Lisrel8.70(极大似
然估计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的拟合指数为:χ2=2465.57,df=347,χ2/df=7.11,NNFI=0.82,CFI=0.83,RMSEA=0.12,表明模型需要修正。
园、两所一级二类园(北京市幼儿园分三级,每级分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卷第5期根据修正指数并分析题目表意,对模型进行修
正。发现第12题(“这个孩子会努力地去取悦我”)不仅在修正指数中被提示需要修正,而且“取悦”一词在测量师幼关系亲密性时表意不明确。删去第12题,并保证其它测量结构完全不变,再次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的拟合指数为:χ2=473.94,df=321,χ2/df=1.48,NNFI=0.94,CFI=0.94,RMSEA=0.033,表明模型经修正后达到了较佳的拟合度。2.2效标关联效度
对106名托班幼儿的师幼关系和问题行为进行了间隔九个月的两次测查。首先考察同时效度:分别计算第一次(T1,入园3个月左右)和第二次(T2,入园一年左右)测查时师幼关系各维度及量表总分与问题行为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和表2。然后考察预测效度:计算T1师幼关系各维度及量表总分与T2问题行为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3。
表1
T1师幼关系与问题行为的相关(n=106)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2T2师幼关系与问题行为的相关(n=106)
表3T1师幼关系与T2问题行为的相关(n=106)
2.3内部一致性信度
在442名幼儿的样本中,总量表及亲密性、冲突
性、依赖性三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1、0.83、
0.81、0.67。2.4重测信度
在43名托班儿童的样本中,总量表及亲密性、冲突性、依赖性三个维度间隔一个月的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46、0.81、0.60、0.54。
3讨论
本研究表明,师幼关系量表在测量我国儿童的师幼关系时,大致保持了原量表的结构和心理测量学质量,信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
首先,中文版量表仍包含亲密性、冲突性和依赖
·583
·性三个维度,而且与英文版量表相比,中文版仅删去了亲密性维度的一个题目,总体结构变化不大。Pi-anta虽然也给出了结构效度证据(探索性因素分析中三个维度可解释总变异的60%),但未对量表结构进行验证。本研究以我国幼儿为样本,验证了师幼关系量表的结构,从而更有力地支持了量表的结构效度。
其次,以行为问题为效标时,师幼关系量表具有较好的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Pianta也给出了效标关联效度的证据:量表得分可显著预测儿童学校适应。本研究中,师幼关系不仅可预测儿童同时期在幼儿园中的焦虑、退缩、攻击和违纪等行为问题,还可预测9个月后的行为问题。这说明师幼关系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需要指出的是,师幼关系与问题行为均由同一名教师评定,可能使研究结果掺杂了共同方法变异(评定者偏差效应)。
最后,师幼关系量表还具有心理测量学上可接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尤其是总量表和亲密性、冲突性两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非常好。这与以往研究发现[6]一致。
本研究的重测信度与Pianta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Pianta发现,总量表及三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
0.76~0.92;而本研究仅有亲密性维度的重测信度达到了0.81,总量表及其它两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不到0.60。究其原因,可能是我们仅以托班幼儿为对象考
察重测信度,致使取样有偏;也可能是因为只有两名教师评价儿童,导致师幼关系在这些儿童中的变异较小,故前后测相关系数自然就小。但这也表明,师
幼关系量表的重测信度很可能高于本研究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
1张晓,陈会昌.儿童早期师生关系的研究概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20-124
2张晓,陈会昌,张桂芳.母子关系、师生关系与儿童入园第一年的问题行为.心理学报,2008,40:418-426
3张晓,陈会昌.关系因素与个体因素在儿童早期社会能力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9-24
4
HamreBK,PiantaRC.Earlyteacher-childrelationshipsandthetrajectoryofchildren’sschooloutcomesthrougheighthgrade.ChildDevelopment,2001,72:625-638
5
HowesC,MathesonCC,HamiltonCE.Maternal,teacher,andchildcarehistorycorrelatesofchildren’srelationshipswithpeers.ChildDevelopment,1994,65:264-273
6
PiantaRC,SteinbergM.Teacher-childrelationshipsandtheprocessofadjustingtoschool.NewDirectionsforChildDevelopment,1992,57:61-80
7
李彩娜,邹泓,杨晓莉.青少年的人格、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40-442
(收稿日期: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