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带答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图中E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量得C、D之间的实地距离约是3千米,则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2)A、B、C、D、E、F等六地中,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地方是 地;属于陡崖的是 地。 (

3

是 。

(4)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

A

段 。

(5)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迷路了,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1. A

【解析】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减得出的结果,如题目中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死海的海拔是-415米,所以结果是8844.43米-(-415米)=9259.43米故选B. 2.B. 【解答】

①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A不符合题意.

①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②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②图的比例尺比①图

的比例尺大,故B符合题意.

甲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C不符合题意.

甲到乙和丙到丁的图上距离相等,但比例尺不同,因此实际距离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3.A.

【解答】解:读图可得,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 4.D.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为集水线,可以发育成河流.读图分析可知,图中D地位于山谷地带,最有可能发现河流. 5.B.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故选项A错误.

从C点爬到山顶A比从E点爬到山顶A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更容易攀登,故选项B正确.

D处海拔为100米,C处海拔为400米,当D正午的气温为20℃时,此时C处的气温为20°C﹣(400米﹣100米)÷100×0.6°C=18.2℃,故选项C错误. 在地图上量得C到D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3厘米×100000=3千米,故选项D错误.根据题意. 6.B.

【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①地的海拔是400米,②地位于河流一侧距离河流最近的等高线上,与另一侧距离河流最近的等高线的海拔是相同的,即②地的海拔是200米,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00米﹣200米=200米. 7.B.

【解答】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又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对于北回归线以

北地区(兰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而言,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所以太阳每天升至最高位置时代表的方向是南方.根据题意. 8. B 9. D 10. A

【解析】8.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据图可知:①处是山顶,②处是山脊,③处是山谷,④处是陡崖,故本题选B。

9. 地图中定向的方法很多,有指向标的,我们可以利用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的特征来定向。据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③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由西北流向东南,故本题选D。

10. 读图可知:丙处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并且四周高,中间低,所以为盆地。 11.D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缓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某地的等高线都相交在一起,则说明该地可能为陡崖.故选D。 12.C

【解析】AB所示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A错误;

该图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小河在②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故B错误;

根据比例尺可知,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6千米,故C正确;

读图可得,甲点海拔100米,乙点海拔500米,相对高度是400米,故D错误。 13.D

【解析】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处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已知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与甲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那么乙的海拔是1000米或是3000米。所以选D。 14.B

15.D

【解析】会读等高线地形图是解题的关键,河流往往发育在山谷处。

14.从图上的等高线图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四条支流中,只有②处的等高线是向低处弯曲,说明其地势更高,是山脊地形,是分水线,不可能形成河流,所以是错误的,故选B.

15.从左上角的指向标及风向可以看出,此时的夏季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是东南风,故选D. 16.D 17.C

【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若测得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约2厘米,根据比例尺1:20000,计算得出两地实际距离是400米;在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6.已知图中的比例尺是1:20000,2×20000=40000厘米=400米.

17.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图中小河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流。 18.D 19.B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

18.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据图可知:a地海拔为600米,c地海拔为500米,则a、c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00-500=100米,故本题选D。

19.河流往往发育于山谷之中,据图可知:b处等高线凸向高处,因此为山谷,此处最容易形成河流,故本题选B。 20.C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的大致流向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较低处,读图可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21.(1)西风 (2)BC (3)10 (4)靠近水源、海运交通便利 (5)甲 甲处位于上风向

【解析】(1)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地区的主导风向是西风。

(2)由图中等高线可知,BD之间的等高线比BC等高线更稀疏,坡度较陡的是BC。

(3)由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若A、B之间两座山顶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若电缆车每分种200米,那么从B山顶到A山顶需10分钟。

(4)由图可知,图中E城市是重化学工业城市,该城市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靠近水源、海运交通便利。

(5)若此山区要建一座疗养院,甲、乙两地选址,以甲处较好,理由是甲处位于上风向,空气质量更好。 22. C 乙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地形图中,甲地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山峰;甲地的海拔勃超过了300米,但不能超过350米;小河的注射是自西北向东南流;故选C。

(2)乙、丙两村共同一条河流灌溉农田,由等高线数值可知,乙村是位于河流的上游,丙村是在下游。 23.(1)鞍部;43 (2)B (3)西南 (4)比例尺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D是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鞍部,F的海拔是578米,E的海拔是535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3米。

(2)由图可知,如果想要感受到山间小溪的欢快,则应选择A、B、C中的B处,因为B处是山谷地形,A是陡崖地形,C是山脊。

2024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带答案解析)

(1)图中E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为米;量得C、D之间的实地距离约是3千米,则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厘米。(2)A、B、C、D、E、F等六地中,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地方是地;属于陡崖的是地。(3)图中小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43y1wvmk3ibqw7s1xb7s7tu43p3900tq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