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控制好电弧,焊枪摆动及送丝要均匀,不能靠送丝的力量来突出根部。打底层厚度一般在2.4-3mm左右。
b)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给定的工艺参数施焊,严禁采用大电流快速焊接。 c)打底焊结束应及时进行表面检查,确认无表面缺陷时再进行填充层焊接。 10.1.9填充层焊接及层间清理
a)打底焊结束应及时进行加厚层焊接,第二层如采用电焊焊接时,要特别仔细,以防烧穿。焊接电流和焊层厚度为焊接工艺卡上的规定值,不允许随意改变焊接参数、加厚焊道、减少层次。
b)施焊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处,必须熔合良好,收弧时应衰减电流,待熔池填满后再收弧,防止产生弧坑裂纹。层间接头应错开。
c)管子间距较小的,焊接时应特别注意死角部位,防止因焊枪角度不当引起未熔、气孔、咬边等缺陷。
d)层间的氧化物、飞溅等杂质应使用磨光机打磨清理干净,不可用錾子过重敲击焊缝,防止产生裂纹。不锈钢焊缝应使用铝基无铁砂轮片和不锈钢丝刷等专用工具清理,打磨露出金属光泽。确认无缺陷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或下一道焊缝的焊接。
e)施焊过程应连续完成,如被迫中断时,应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再焊前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照工艺卡要求继续施焊。 10.1.10盖面层焊接
a)盖面层焊接前,要检查填充层是否将坡口基本填满,一般以低于坡口平面1mm为宜,这样既可保证在盖面时有清晰的坡口线,也不至于将盖面层焊接的太厚。如果填充层焊缝超出坡口平面或不平整时,可进行适当的打磨和补焊,以保证焊缝表面成形美观。
b)盖面层焊接时,不允许将焊道焊得太厚或太宽,以防止熔池温度过高而影响成型和导致氧化、咬边等缺陷的产生。焊缝较宽时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多道焊,一般焊缝厚度以2~3mm,宽度≯8mm为宜。
c)当盖面层采用多道焊时,每一个焊道之间不允许有明显的沟槽,应保证焊道之间过渡圆滑。手工电弧焊盖面时,每一段焊缝停止后都应及时清渣,不允许留着焊渣进行接头或焊接下一道焊缝。
大全
实用文档
d)盖面层焊接时,要注意控制好熔池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坡口两侧停留时间是焊缝中心的两倍,氩弧焊时电弧在两侧停留需要适当添加焊丝,以防止产生咬边。
e)手工电弧焊盖面时,需要对冷接头部位进行机械打磨,以保证焊缝接头的质量,避免焊缝过高、气孔、夹渣等缺陷的产生。
f)焊接位置困难时,盖面层焊接要遵循先焊困难位置,后焊容易位置的原则,以防止因为视线或操作受影响,而不能形成完整的盖面层焊缝。 10.1.11焊后清理
a)由于省煤器焊口焊接位置比较困难,每一只焊口焊接完成后都应及时进行焊后清理,清理时可以使用手动工具或电动工具,每一次清理时都必须正确配戴防护用具。
b)焊工自检合格后,关闭焊接电源、气源,清理施焊现场,确认无任何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并将未使用完的焊材返回给焊材库。 10.2质量检验与质量标准 10.2.1表面质量检查
a)每日焊接工作结束后,焊工应对自己当日焊接完成的焊缝表面质量进行100%的观感检查,并填写《焊缝表面质量观感检查记录表》,交班(组)长确认,送二级质检员复查;二级质检员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比例,对焊接工程表面质量进行外观检查,签署复查意见。该验收批施工结束后,应按规程规定的比例对焊接工程进行表面质量抽样测量检查,填写《焊接工程外观质量测量检查记录表》,送施工单位项目质量部门。三级质检员对焊接工程表面质量进行外观复查,并签署复查意见。需监理单位验收的项目,由施工单位项目质量部门组织报验,由监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复查,形成《焊接工程质量分批验收记录表》并签证。
b)焊口表面质量检验指标与质量标准如下:
表8 焊口表面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 1 2 3 4 5 检验指标 焊缝余高 焊缝宽窄差 弯折 错口 表面缺陷 合格标准 0~2.5mm ≤3mm ≯1/100 不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无裂纹、弧坑、气孔、夹渣 优良标准 0~2mm ≤2mm c)弯折度和错口测量方法如下图(六)所示。
大全
实用文档
图(六)
10.2.2无损检测
a)省煤器焊口进行100%射线检测,检验标准为DL/T821-2002。质量等级为Ⅱ级及以上为合格。
b)每天每批次焊口焊接结束,应及时进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排焊口的焊接,以免影响焊口缺陷位置的处理和焊接。 10.3不合格品的处理
10.3.1表面质量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a)焊缝余高过高、余高差超标时,用机械方法去除;余高不足时先将表层焊缝清理干净,然后补焊。
b)咬边超标时,应先清理,后补焊;弧坑、气孔、裂纹都应清理至无缺陷处,而且不应留下尖角,然后进行补焊。
c)焊缝成形不好,过渡处存在突变现象,应打磨成圆滑过渡。
d)凡是不能用局部补焊法修复的缺陷,可采用机械法割除,重新加工坡口,对口焊接。
10.3.2光谱分析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当光谱分析确认焊缝材质不符时,应对该批次焊缝进行100%复查,并将不合格焊接接头作割口处理,重新对口焊接。 10.3.3硬度检测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a)当焊缝硬度检测不合格时,应区分不同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是热处理不足造成硬度值超标,应重新进行热处理;如果是热处理过分造成硬度值低于母材硬度,应割除该焊口及过热区域的材料,重新焊接、热处理。
b)无论硬度值不合格的情况是过高还是过低,都应分析找出其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方可进行处理。
10.3.4无损检测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大全
实用文档
a)内部有超标缺陷时,可采用挖补方式进行返修,但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b)焊缝返修应由相应合格项目的持证合格焊工担任。
c)返修前应分析缺陷性质、缺陷长度和宽度,确认缺陷的部位。
d)补焊前应彻底清除缺陷,重新修磨的坡口应尽量规则,避免坡口底部有尖角、轮廓突变及毛刺等。
e)返修的焊接工艺应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
f)返修完毕,按不低于原焊缝质量标准对补焊区进行检验,发现有不允许缺陷时,应重新挖补返修。 11.工序交接及成品保护 11.1工序交接
11.1.1预热、热处理与焊接的交接
项目焊接前交底时,明确负责该项目的热处理工并一起参加交底。焊接前和焊接后由焊工及时联系当值热处理工,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11.1.2焊工自检与专检的交接
焊工当天工作完成,确认所焊焊缝合格后,填写自检单交给班(组)长,班(组)长复查合格后,在自检单上签字确认,联系工地焊接质检员进行检查验收。 11.1.3焊接与无损检验的交接
工地焊接质检员应在焊缝表面质量检查合格后,及时联系金属试验室进行无损检测,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班组。 11.2成品保护
11.2.1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半成品的保护。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11.2.2不允许将待焊件做其他用途。闲置时,应将设备摆放好,防止重物压上,造成变形。
11.2.3不允许在管子上堆放重物。不允许向工件抛重物。
11.2.4起吊设备时,不允许在承压管道上焊接临时吊耳、支撑物。
11.2.5安装管子冷拉口所使用的加载工具,需待整个对口焊接完毕后方可卸载。 11.2.6热处理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监护,以防热处理设备损坏,施工中断。
大全
实用文档
12.强制性条文
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强制性条文清单如下:
表9 强制性条文清单
条款号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3.3.1.1 4.1.2 4.1.8 4.1.10 钢材材质必须符合设计选用标准的规定,进口钢材必须符合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钢材必须附有材质合格证书。首次使用的钢材应收集焊接性资料和焊接、焊接热处理以及其他热加工方法的指导性工艺资料,按照DL/T868确认焊接工艺。 锅炉受热面管子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联箱外壁或支架边缘至少70mm,同根管子两个对接焊口间距不得小于150mm。 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除设计规定的冷拉焊口外,其余焊口应禁止强力对口,不允许利用热膨胀法对口。 内 容 焊件经下料和坡口加工后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组对: a) 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如经过热加工方法下料或坡口制备,加工后要经表面探伤检4.2.3 验合格。 b) 坡口内及边缘20mm内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 c) 坡口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管道(管子)管口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其偏斜度Δf不得超过表2规定。 表2 管子端面与管中心线的偏斜度要求 图例 管子外径 Δf mm mm ≤60 Δf4.2.4 0.5 4.3.2 5.1.1 5.3.3 5.3.11 5.3.13 焊件组对时一般应做到内壁(根部)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允许进行焊接操作的最低环境温度因钢材不同分别为: O OA-Ⅰ类为-10C; B-Ⅰ类为0C。 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施焊过程除工艺和检验上要求分次焊接外,应连续完成。若被迫中断时,应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如后热、缓冷、保温等)。再焊时,应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照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对需做检验的隐蔽焊缝,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工序。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