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与服药
依从性的影响
李臣凤
【摘 要】【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于干预后1,3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24(016)001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延续性护理; 心理状态; 服药依从性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1]。尽快完全开通阻塞血管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基本原则[2]。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3]。但是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加之需要长时期的康复治疗,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而且服药依从性较差,影响
治疗效果[4]。延续性护理针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将院内护理延续到院外护理,能够让患者在出院后接受专业的护理,巩固治疗效果[5]。本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和服药依从性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均行PCI术,且为首次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符合出院标准;完成至少3个月的随访;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损害者,或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既往有精神病史,或者有沟通障碍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需特殊处理者;因各种原因在研究期间失访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6~72岁,平均(52.80±7.5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17例,高中及以上17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7~74岁,平均(53.05±7.8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17例,高中及以上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包括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病理机制和预防措施,在患者出院前1 d进行出院宣教;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等进行常规定期随访[6]。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延续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由心内科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士2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2名组成,团体负责制定团队活动方案并督促相关护理措施落实。
1.2.2 护理评估 出院前由护理小组应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对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该系统包括4个方面:环境(Ι)、心理因素(Ⅱ)、生理问题(Ⅲ)及健康行为(Ⅳ),对可能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问题采用数字进行标记。根据评估结果可知,患者出院后常见的问题包括患者对抗凝药物使用方法、用药期间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用药期间饮食方案、康复锻炼方案及心理调整等缺乏认知及了解。
1.2.3 制定出院延续护理内容 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延续护理内容,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于患者出院后居家第1周对其进行上门随访,在出院后居家第1,2,3周对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个人需求,并指导患者掌握相关自我管理知识及疾病管理技能,并对患者不熟悉的内容给予指导。(2)不良反应监测。随访过程中指导患者监测不良反应,为每次评估提供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包括牙龈出血、呕吐、恶心、皮肤出血点等症状。由随访人员负责汇报记录,并将记录结果及时反映给主治医师,以便医师及时了解患者用药情况。(3)运动指导。随访期间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如指导患者每天以最快的速度步行或爬楼梯30 min,每天2次。(4)穴位按摩。指导患者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神门、内关、涌泉、足三里、关元穴等穴位,先顺时针按摩50次,再逆时针按摩50次,每天2次。(5)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定期举办集体健康宣教,邀请康复效果理想的患者分享抗凝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康复相关知识及建立良好康复行为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自护能力,让患者采取健康的自我护理行为,如积极进行运动锻炼、调节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及进行心理调适,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强化效能反应。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