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拓展训练,深化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中国诗歌、戏曲、绘画、建筑等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关系的具化理解。 [预习作业]
1.结合课文,讨论并明确文中引文的意义。 (结合重点完成课后练习二的引文含义。) 2.阅读全文,把握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孕育出了魅力无穷的灿烂文明。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让多少代人传唱至今;那一幅幅黑白相间的宣纸画,让多少人望画息心;那一出出字正腔圆的戏曲,让多少人迷恋忘情。是什么样的魔力,把他们吸引得如痴如醉?是怎样的一根魔杖,把他们指领得心魂难收?
是美,是艺术!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艺术技巧的文章。 二、检查并明确预习作业答案。
1、 明确引文含义,感悟课文观点。 (1)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明确: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 (2)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明确: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 (3)《谈龙录》引文指出对诗歌艺术的三种看法有何不同?
明确:洪昇:求完整,画全龙。重视“全”而忽略了“粹”,是自然主义。 王士禛:求精粹,神龙见首不见尾。看重“粹”而忽视了“全”,是形式主义。 赵执信:以粹概全,二者不可分。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
(4)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明确: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 2、 理清全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1—6)提出观点,即“全”与“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7—12)阐述中国绘画、戏曲中的空间表现方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第三部分(13—14)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出来的。
三、实例分析,深入领悟文意。
教师举出一些艺术上的实例,学生分析何者为虚,何者为实。虚与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作家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对对象本身时而采取正面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地描绘出那些难以描绘的、富于动态变化的对象特征。
明确:这两种写法,前者称之为“实写”,后者称之为“虚写”。这两者手法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以实为体,以虚为用。
2、古人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明确:草木、烟霞为实,春之精神与山之精神为虚。虚与实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对立存在,因相辅相成而统一。
又如郭熙言:“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再如齐白石画虾而无水,但从虾的活泼游姿中可以感到水的存在,而且更有清莹之感。 3、最近在火车站,看到一幅雕塑,是两只相握的手,其余别无他物,试分析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示例:相握的手为实。让人联想的东西很多,这是两个怎样的人,是萍水相逢,还是他乡遇故知;性别,年龄,肤色,国籍等正是因为其构图的虚,才把全部内容都涵盖进去。其次还有表现的主题,握手是两人之间的友谊,还是表示两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可任人想
象。
4、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请挖掘其“虚”。 示例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情,而且从中还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示例2:《寻隐者不遇》,寥寥二十字,既体现了浅层的“虚”,也隐含了深层的“虚”。浅层的“虚”表现为“问”的语句完全隐去,让读者去想象。其深层的含义主要是靠隐在画面背后、活跃在画境深处的隐者表达的,透过画面可以看出,他出没在高山云雾中,所处的环境缥缈莫测,但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追求高古超脱的美学思想,在此“虚”境中却如茶香四溢,令人回味。 四、拓展延伸,突破难点。
讨论题: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诸多方面,请同学们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艺术表现的虚实是如何相生的。
示例1:如我们所熟悉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画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足以表现出骑马踏花的情景。然而,若是真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那不但失却了美感,失却了趣味,而且也表现不出那个“归”字的含义了。又如《蛙声十里出山泉》,若不是几只小蝌蚪在涧溪中顺流游动,又怎能十里之外听得见青蛙的鸣叫?畅游的小蝌蚪是实,但实中存虚,待蝌蚪游出十里之外,不也就长成青蛙了么。虽说这游到十里之外的景象以及蛙声是“虚”。但已经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了。至于脍炙人口的《深山藏古寺》,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
示例2:《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这里夜,并非真实的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黑夜,是情感思想中的黑夜。这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
《梁祝相送》可以不用布景,而凭着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表现出四周各种多变的景致。这景致在物理学上不存在,在艺术上却是存在的,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不但表现出景物,更重要的结合着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因此就不是照相的真实,而是挖掘得很深的核心的真实。这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