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与以往由金融、债务、经济周期等引发的冲击不同,这次是由自然灾难引起的外部冲击。回首过去四个多月,从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到全球蔓延,给中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一季度经济负增长,3月回升态势向好
由于1月份疫情爆发,国家采取了限制要素流动、停工停产和城市社区封闭管理等严格隔离措施,经济活动大范围停顿。尽管随着3月份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推进,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助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运营的资金、用工、复工的压力(胡越秋、王军、董泽华,2020),但是仅靠3月份的经济回温难以对一季度经济的低迷状况有较大幅度的改变。此外,疫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特别是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疯狂传播,其严重程度超出了预期,导致全球经济大范围停摆,外部需求大幅度缩减。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的季度性萎缩。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3.2%;第二产业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5.2%。
(二)投资增速全面大幅下滑,降幅呈收窄趋势
受新冠疫情冲击,一季度投资增速全面大幅下滑。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分项,1-2月数据均大幅下滑,且降幅均达两位数,分别为31.5%、30.3%和16.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为三大支柱最小,低于投资总体降幅,主要原因是施工面积仍为正增长,尚有一定支撑。
进入3月份后,复产复工的脚步加快,宏观经济政策陆续出台。在政策支持和投资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双重作用下,投资回升态势开始显现,降幅已明显收窄。从具体指标看,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8%,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8%,降幅比1-2月份收窄1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1.9%,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5%,降幅收窄9.5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下降25.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降幅分别比1-2月份收窄6.3、10.6和8.6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6.3%;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4.7%。
(三)市场消费受到抑制,互联网经济逆势发展
春节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但受疫情快速蔓延的影响,全国春节期间只允许开放部分大型超市和药店,其他商场和娱乐场所全部关闭,居民大多数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消费和服务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郑江淮、付一夫、陶金,2020)。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1-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降20.5%。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3月中旬以后全国各省市开始开放部分商店和商场,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50亿元,下降15.8%,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下降12%,降幅比1-2月份收窄5.6个百分点。然而,国内疫情并未完全结束,境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使得国内的疫情面临二次爆发的风险,部分商店和娱乐场所依然关闭,抑制了消费的增长。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居民在心理上依然担忧在公共场所的活动,尽管部分省市为居民发放消费券,领导干部带头消费,希望以此来刺激居民消费,但是消费持续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疫情期间在线学习、网络会议、互联网购物和快递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互联网经济逆势快速发展,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提供新思路,疫情倒逼产业和消费数字化升级与转型。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同比增长5.4%;农村电商突破1300万家,为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和市场;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3.2%。1-2月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
(四)全球疫情蔓延导致外需疲软,4月出口表现向好
受疫情影响,春节后复工生产受到严重冲击,产能恢复缓慢,出口导向型企业按时交货压力较大(祝坤福、高翔、杨翠红、汪寿阳,2020)。同时,疫情全球蔓延引发贸易限制和禁航禁运,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受到疫情的影响十分严重。美国劳工部4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连续6周超3000万人申请失业金。美国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下滑4.8%,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4月ISM制造业PMI降至36.9,创11年以来最低水平,3月份为49.1。欧元区制造业PMI初值从3月份的44.5降至4月份的33.6,创下这项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准。
外部需求萎缩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020年1-2月份进出口
总额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下降15.9%,进口下降2.4%。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和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各地外贸企业复产复工有序进行,3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降幅收窄。整个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进口下降0.7%。进入二季度,继3月出口降幅大幅收窄后,中国4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3.5%,主要是全球防疫物资需求激增,出口维持向好态势;进口同比下降14.2%。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依然很多。
(五)复工复产全面推进,需求恢复弱于生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月份PMI为35.7%,创造历史新低。3月份PMI为52%,比上月增加16.3%,4月份PMI为50.8%,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复产复工的全面推进,改善了受疫情影响的制造业生产经营状况,3月份和4月份PMI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上,表面中国的复产复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经济状况持续好转。但是,由于市场需求疲软,需求恢复弱于生产,企业新增订单不足,出现复工难达产、复工未复岗的情况。
此外,2020年1-2月份,扣除价格因素,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3.5%。2月份环比下降26.63%,3月份环比增长32.13%。整个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一是因为疫情导致2月份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停产停工的状态。二是随着疫情的全球性扩散,欧洲和美国逐渐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大量的国内出口订单被取消,工业增加值呈现负增长。截至3月27日,国内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0.6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3月份的复产复工速度低于预期,工业产出还没恢复到正常水平,依然会受到全球疫情蔓延时间长短和防控成效制约。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疫情对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渐弱化,复产复工全面推进,宏观经济政策在民生救助和企业纾困方面发挥作用,再加上欧美等国将陆续解锁隔离并开启经济重启计划,二季度工业生产正在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