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西方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轨迹及其启示

【文章日期】2005-05-20 【作 者】郭波/吕守庆

【正 文】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06)01-0071-06

由托伦斯首先提出并由李嘉图系统创建起来的比较优势学说,是西方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20世纪中期以后,以赫克谢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式出现为标志,它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从理论上证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各国都会得到比较利益。一二百年来,这个理论一直受人称颂,反复论证,成为经典。但在国际经济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比较优势学说究竟是否正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参加WTO能否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得到比较利益?如果能,其条件又是什么?为此,本文试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作一番回顾和分析,以便从其变化的轨迹中找到解答问题的线索来。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轨迹 (一)古典阶段的李嘉图贸易理论

作为国际贸易成因的比较优势,其来源是比较成本。虽然首先提出比较成本这一观点是托伦斯(R. Torrens),① 但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并对此进行系统论证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现实的却是李嘉图。

李嘉图首先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他说:“使我们决定输入商品的动机是发现外国的价格比较便宜,是商品的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的比较。如果一国输出帽子,输入毛呢,那是因为制造帽子以交换毛呢比自己制造毛呢所得更多。”② 李嘉图曾以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来说明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利益的形成。他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如下表所示:

表1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 单位:人/年 呢绒 酒 英国 100 120 葡萄牙 90 80

比较成本(英/葡) 100/90=1.1 120/80=1.5

从表中可以看出,英国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高,但比较起来,英国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高一些(或者说成本相对低一些),即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通过交换可获得比较利益;而葡萄牙尽管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占绝对优势,但两相比较,生产酒的优势更大,故生产酒更有利,生产呢绒则相对不利。李嘉图借此说明:当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存在比较差异时,只要两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两种商品的产量都会增加,通过交换各国都能得到比较利益。当我们将上述结论进一步推广到三个国家三种商品的交换活动进行验证,发现它仍然适用,这就证明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原理是完全科学的。对此,马克思事实上也曾予以肯定。③ 重视比较成本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创立比较优势学说,是李嘉图对国际贸易学说

1 / 6

的巨大贡献。斯密曾从劳动分工原理提出了“绝对优势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批判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即一国所得必然是另一国所失去)的片面看法。但在具体的贸易格局上,斯密把互利性贸易限制在绝对成本优势的范围内,其理论的局限性是明显的。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揭示并论证了国际贸易领域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开展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这就为解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利益分配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称他的理论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但在理论分析中,由于李嘉图采用的是与斯密绝对优势说相似的劳动单因素模型,在假设资本和劳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以活劳动耗费多少来区别成本差异以及所用的隐含假定④ 背离现实,这就使得李嘉图的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新古典阶段的赫克谢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式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以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为立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更深一层原因,论证了国际分工的好处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实际上是师承赫克谢尔,⑤ 因此又被国际贸易界称为“赫克谢尔—俄林模式(H—O模式)”。1941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和斯托尔伯在美国经济统计周报上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用数学方法论证了俄林提出的由贸易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为此,国际贸易界有时又将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称之为“赫克谢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式”。 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可以描述为: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各国在那些能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生产商品时,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所以,每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利用其充裕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较密集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俄林论证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 这样,他就把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基础之上。H—O模式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但又有新的发展: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论证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仅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是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最基本生产要素的总供给差异来解释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第三,H—O模式还进一步揭示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因为国际贸易可以引起一国不同生产要素的供求变化并导致其价格变化(即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最后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从而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收入增加。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获得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俄林因此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以美国进出口结构为案例进行验证分析时,发现美国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论与H—O模式推断的贸易格局相反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模式的激烈争论:一是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之谜的经验论据推翻了H—O模

2 / 6

式,并提出了要素密集度变换论、要素非同质论、新要素贸易理论等对此加以解释;二是有的经济学家对H—O模式的假设条件进行证伪,认为要素禀赋理论只论述了贸易量及模式与相对要素禀赋的关系,忽略了需求、技术差别等内在因素。⑥ 上述种种,其实是对H—O模式的误读:前者提出的一些新理论当然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但就分析方法而言,大都没有离开H—O模式的基本分析方法,即一国要素禀赋比率决定其产业(或产品)比较优势的方法。后者则是对俄林建立经济模型运用的抽象法缺乏足够理解。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假设,不运用抽象法,将无法进行任何经济分析。俄林为了建立这一经济模型所作的一系列的假设,从当时的国际贸易条件看是基本合理的,因此得出的结论在那个时代具有普遍意义。至于后来因技术进步和市场条件变化使一些假设条件改变,当然需要对这一理论进行创新以适应今天的国际贸易现实。 (三)战后涌现的新贸易理论

二战以后,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国际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与战前相比,这种巨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看,由战前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为主转向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为主;第二,从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看,由战前的完全竞争市场为主转向垄断竞争市场为主;第三,从国际贸易的主体看,从战前的中小企业为主变为大型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上述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变化,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为根本前提的传统贸易理论是难以解释的。因而战后国际贸易的重大变化呼唤贸易理论的创新。 随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20年的大发展,又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整合归纳,涌现出一系列新贸易理论。这些新贸易理论在比较优势的范畴内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被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诸多理论分别引入技术要素、人力技能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信息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要素等内生性的生产要素,丰富了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格雷和兰卡斯特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引入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异质性为每种商品提供了有别于其它同类商品的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对于同类商品的非价格形式的垄断优势。商品的异质性成为了继商品价格的国别差异之外另一种引发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摆脱了以往从供给角度阐述国际贸易成因的束缚,开辟了从需求角度研究比较优势的新视角。

此外,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比较优势研究的动态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格局变化较战前更为显著,传统贸易理论的静态分析方法已远不能适应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变化。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分析的是初级产品和已经标准化商品的贸易,它取出发展阶段静止的断面,在严格假定的基础上分析贸易形式,从福利角度解释对外贸易产生的利益;它假定技术和生产要素不变,从而导致比较优势格局固定。战后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则以生产技术的变动为出发点,注重研究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比较利益结构的动态变化,并注意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策略和贸易政策对建立动态比较优势的作用,诸如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说”、⑦ 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⑧ 和小岛清的“推进国民生产过程的国际互补原理”⑨ 等都深刻地反映了这个特点。由此可见,通过强调内生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引入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和关注需求因素,同时提出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观念,国际贸易新理论极大地补充和完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使当代的比较优势理论远远超越了新古典要素禀赋论的理念。当然,从总体上看,汇聚于比较优势范畴内的理论为数众多,略显纷繁,缺乏有机的联系。对此,尚需人们继续深入探讨,以形成统一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四)走向整合的竞争优势论

3 / 6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西方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轨迹及其启示【文章日期】2005-05-20【作者】郭波/吕守庆【正文】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395(2006)01-0071-06由托伦斯首先提出并由李嘉图系统创建起来的比较优势学说,是西方自由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112r8mwpz0a0pl1szsm0n19a8hr9t00gz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