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种树
大班数学种树 设计意图
现在幼儿园的“做中学”大都是局限于科学探究,用在专门的数学领域很少见,其实在《幼儿园纲要》中,也是把数学归属于科学领域。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能否把“做中学”用于数学活动?所以我们尝试着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用 “做中学”教学模式实施。这也是我们幼儿园承担的“做中学”子题的研究内容。
远和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如做游戏时,孩子经常会说“我站得比你远”,“不对不对,???还要远”。如何抓住生活这个点,使幼儿感受远近的概念,体验其相对性,又能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为此我以替幼儿园“种树”为话题引出远近概念,并通过设疑猜测,让孩子借助各种材料,运用自然测量的科学手段进行操作,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最终得出结论,并创设“种树”游戏情境,让幼儿将远近概念迁移到情境中,运用于生活之中。符合“做中学”以探究为核心,注重孩子操作、发现验证的原理,并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学活动的趣味与价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目测及借助物体测量等办法,区别物体的远近。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分析、比较、动手解决问题能力。 3愿意用测量方法尝试解决路径的远近问题。
活动准备操作图纸、卡纸剪的小树、记录单、笔、各种自然测量工具、种树游戏情境
教学流程
一、目测两物之间的距离,区别远近。 1交代要求(出示一张幼儿园地形图)
师新幼儿园造好了,老师想请小朋友种许多树美化我们的幼儿园。你想把树种哪呢?是离大门近还是离教室近?想好了撕掉树后面的双面胶把树种上去,然后告诉老师。(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图纸、卡纸剪的小树。)
2幼儿操作 3交流陈述
师你的数种在哪里呢?是离大门近还是离教室近?你怎么知道的? 教师一交代完要求,幼儿就快速地操作起。他们很利索地撕掉双面胶,粘好小树,小手举得高高地,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自己的做法。通过观察,孩子种树的位置都是具有显著差异的,远近关系很明显。在孩子表述中我发现,孩子经过目测,对远近概念有了初步的掌握。
(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做中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幼儿的学习方式应有一定的生活情景,有适合他们边玩边学的游戏,为此通过创设种树的游戏,将知识与活动融为一体,使幼儿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尝试活动中,吸引幼儿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孩子兴趣。)
二、借助测量工具区别远近。(这是本活动的重点。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幼儿猜测→动手操作→交流验证的流程加以解决,是做中学教学的具体体现。)
1.提出问题,幼儿猜测
师我们用小眼睛看的方法一下子就知道自己种的树离教室近还是远。老师也种了一棵树,请你们看看是离教室近还是离大门近?(教师出示具有微小差异的远近图片)
幼1好像是一样近。 幼2好像是离大门近。
(当孩子遇到困惑时,教师不是急于告知答案,而是引发幼儿进一步
思考。)
师当我们眼睛看不出物体远近时,该怎么办? 幼用尺子量,用线量……
师笑夸奖你们真聪明,当眼睛看不出物体远近时,我们可以用工具帮忙。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教师用体态语加以肯定,这是非常可贵的,同时教师可以借机将其间蕴涵的有价值的问题“挂”出,引起更多幼儿参与思考和讨论。)
2.操作并记录,验证猜想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棒、火柴棒、回形针这些工具,请你们去量一量,老师种的这棵树是离教室近还是离大门近,并且把它记录在记录单上。完成后可以轻轻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教师提供一张缩小的图纸,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操作中看到一个用回形针测量的幼儿,放置回形针时有重叠部分,这必定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教师马上用语言及时提示“量东西时,怎样放工具才会准确?”经过提示,幼儿观察到了自己的错误并马上改了过。
(数学活动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作为老师应该让孩子体验到数学知识是一门很精确的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教师要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随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并运用启发性语言帮助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纠正错误。这样幼儿才会逐渐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品质。这也是做中学所最终要追求的目标。)
巡回指导中,教师发现幼儿在记录时用了多种的记录方法。有的孩子采用直接画小棒或回形针的方法;有的孩子用数字进行记录;有的孩子用图形加数字的方法进行记录。
(实验记录是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尝试着让孩子做个人的实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