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内迁人口增量,即净增人口数量,是指一个地区当年迁入人口的数量与迁出人口的数量之差。常住人口增量是指一个地区当年常住人口增加的数量。下图为1994—2010年东京市内迁人口增量和常住人口增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2005—2010年东京常住人口增量、内迁人口增量相差不大,说明东京 A. 老年人口比重在降低 C. 劳动力需求数量减少

B.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D. 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

2. 1994—2010年东京内迁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政策

【答案】1. B 2.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统计资料的判读和人口迁移。 【1题详解】

2005—2010年间,常住人口增量、内迁人口增量相差不大,反映出东京的人口增长主要是靠内迁人口增长(即人口的机械增长)来实现的,说明东京人口自然增长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不大,即东京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B正确;东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年人口比重会升高,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会增加,A、C错误;从图上分析机械增长率呈上升趋势,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 1 -

B. 环境 C. 经济 D. 交通

【2题详解】

1994—2010年东京内迁人口增量变化(整体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东京较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人口迁入;环境、政策、交通等因素非主要影响因素。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人口机会窗口期又称人口红利,是指当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时期。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机会窗口期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出生人口不断增加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4. 随着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 A. 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失 C. 高科技产业必然快速发展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表现为不断增大,这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新出生人口数量长期处于低值有关,A、C错误;与随着时间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有关。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主要是老年人口持续增加,B错误,D正确。故选D。

- 2 -

B. 人口死亡率不断降低 D. 人口年龄结构的时间变化

B. 就业压力增大 D. 部分高耗能产业淘汰

【4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降低,就业压力可能减小,B错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经济发展用工成本升高减少,但不会消失,A错误;随着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会改变,部分高耗能产业会被淘汰,高科技产业是否会快速发展取决于巨大资金、科技投入,不会是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的必然结果,C错误D正确。故选D。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 A. 减少土壤蒸发 C. 增加雨水下渗

6. 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有 A. 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C. 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增加雨水下渗,地下水充足,古树无须灌溉;多气孔不能减少土壤蒸发;梯形砖上宽下窄,地表砖的缝隙小,不易滞留雨水污染物;下渗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小,故C项正确。 【6题详解】

B. 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D. 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B. 滞留雨水污染物 D. 增加地表径流量

- 3 -

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的适宜温湿环境;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有限;北京主要是落叶林,冬季不是古树生长时期,故B项正确。

海绵城市具有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和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功能。下图为海绵城市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建设海绵城市不能 A. 增强城市抗旱能力 C. 减轻城市水体污染

8. 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有 ①雨水花园 ②湖泊、湿地 ③下凹式道路绿化带 ④坑塘 A. ①③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增强城市抗旱能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海绵城市不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D.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 4 -

能减少污水排放,不能减轻城市水体污染。所以选C。 【8题详解】

雨水首先汇集到湖泊、湿地、坑塘等地方,蓄水面积大,调蓄能力强。所以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湖泊、湿地、坑塘等。雨水花园、渗水路面、下凹式道路绿化带、砂土质渗水蓄水层等主要功能是增加下渗,对调蓄起的作用小。所以选D。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是 A. 净化各种生产污水 C. 形成对流,净化空气

B. 提供居民生活用水 D. 释放热量,降低气温

2

10.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A.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C. 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B. 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D. 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11. 与表中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市“蓝化效应”最强,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降水丰富,蒸发微弱 C. 植物茂盛,涵养水源

【答案】9. C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清洁的水体可以净化部分污水,但不能净化各种生产污水,A错;提供居民生活用水,不是环境保护功能,B错;水体可以加快蒸发,促进对流,净化空气,C对;夏季,水体蒸发吸热降温,冬季水体可以升高温度,D错。 【10题详解】

城市地租较贵,水体规划建设不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因此,投资者不愿将大量土地用于水体建设,城市用地紧张,导致忽略了水体的“蓝化效应”,所以选B。 【11题详解】

- 5 -

B.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D. 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高一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内迁人口增量,即净增人口数量,是指一个地区当年迁入人口的数量与迁出人口的数量之差。常住人口增量是指一个地区当年常住人口增加的数量。下图为1994—2010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zzhe0c68l47le14lopx1jxus0hl5300vw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