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练20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兰新高铁东起兰州,途经西宁、张掖等城市,最终到达乌鲁木齐,全长1776千米,已于2014年年底通车。读兰新高铁线路图,完成1~2题。
1.影响兰新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文化 D.经济
2.影响兰新高铁安全运行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滑坡 B.风灾 C.泥石流 D.地震 答案:1.D 2.B
解析:本题组考查交通方式布局和影响因素。第1题,兰新高铁线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沟通西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往来,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D正确。第2题,西北部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概率小,A、C错;不处于地震带上,地震少发,D错;西北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多风灾,B正确。
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以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列车运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渝万高铁列车运行速度与沪宁高铁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技术水平 D.人口密度
4.重庆至枝城航段水深明显大于其他航段,其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丰沛 B.水利工程建设 C.地表崎岖 D.深挖航道排淤
5.影响重庆至枝城航段船舶航行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雾灾 B.干旱
1
C.洪水 D.泥石流 答案:3.B 4.B 5.A
解析:第3题,渝万高铁和沪宁高铁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似,故A项错误;渝万高铁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至万州区,沿线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为保证安全,列车运行速度相对较慢,而沪宁高铁主要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列车运行速度快。因此,渝万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和沪宁高铁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故B项正确;技术水平不是渝万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和沪宁高铁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人口密度对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影响小,故D项错误。第4题,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长江沿线降水量大体由东向西减少,故A项错误;重庆至枝城航段下游有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三峡大坝对河流水位具有明显的抬升作用,导致此航段水深较大,故B项正确;长江上游各航段地表均比较崎岖,因此地表崎岖不是导致重庆至枝城航段水深明显大于其他航段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不需要深挖航道来排淤,故D项错误。第5题,重庆至枝城航段河谷两侧受山地阻挡,风力小,再加上水汽充足,空气湿度大,多大雾天气,容易使船舶航行出现危险,故A项正确;此航段受三峡水利工程蓄水影响,干旱和洪水对船舶航行影响较小,故B、C项错误;泥石流对长江主航道船舶航行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提出“十三五规划”将建设北京到台湾间的高铁,而台海通道是一项连接大陆与台湾的工程设想。早在1998年,两岸学者进行可行性探讨、预测和论证后,提出了北线、中线、南线的台海通道三方案,有不少专家提出了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读图完成6~7题。
6.专家认为三方案中北线较优,原因最可能是北线( ) A.台风较少 B.洋流较弱 C.线路较短 D.气温较高
7.与桥梁相比,隧道的优势在于( ) A.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B.受台风暴雨天气影响小 C.便于旅客欣赏风景 D.受地震等灾害影响较小 答案:6.C 7.B
解析:本题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6题,读图,专家认为三方案中北线较优,原因最可能是北线线路较短,C对。洋流、台风、气温主要影响海面区域,A、B、D错。第7题,与桥梁相比,隧道的优势在于位于海底,受台风暴雨天气影响小,B对。建设成本较高、难度较大,A错。受地震等灾害影响较大,D错。在隧道中行驶不便于旅客欣赏风景,C错。
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村落分布示意图及该村落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8~9题。
2
8.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9.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M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
A.团块状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答案:8.A 9.B
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居民点选址在河流阶地位置,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涝灾害影响,又方便取水。第9题,由图可知,M区域位于山地的河谷中,受山区地形影响,聚落多沿河谷分布,一般呈带状。
镇江推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业务已经相对成熟。下图为镇江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景观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举措一定会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是( ) A.加剧城市拥堵 B.交通安全事故增多 C.降低公交车的保有量 D.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11.城市应该为公共自行车提供的配套措施有( )
①划定自行车道 ②扩展盲道 ③合理安排停放处 ④及时对自行车维修 ⑤减少公交车数量 ⑥限制私家车出行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⑤⑥ 答案:10.D 11.C
解析:本题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第10题,自行车使用增多后会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D正确;会缓解城市拥堵,A错;交通安全事故不一定增多,B错;不一定降低公交车的保有量,C错。第11题,盲道是辅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与自行车无关,②错;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⑤⑥错。故选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