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中美GDP结构比较看中国知识经济的现状
作者:陈莉
来源:《商情》2015年第29期
【摘要】2013年7月31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在其官网上正式公布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新的核算方法以及根据新方法修订后的经济数据。而在美国公布的这一新的GDP核算方法中,将研发支出、娱乐文化支出以及退休金等指标纳入新的GDP统计之中。另一方面,我国的GDP总量虽然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创新投入也出现稳步增长的同时国家创新能力仍明显低于OECD国家,企业远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创新不足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以“钢筋水泥”占大头的GDP价值构成已经凸现出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 【关键词】GDP结构;中国;美国;知识经济;可持续;创新
美国经济分析局于2013年8月1日公布的2012年GDP统计修正结果,比原值增加了5598亿美元,其中研发的纳入贡献了3967亿美元,占GDP原值的2.5%;娱乐等的纳入贡献了743亿美元,占GDP原值约0.3%。这一统计调整使得过去几年美国经济数据趋于向好:2009年至2012年的增长率分别提升了0.3、0.1、0和0.6个百分点,特别是2012年,增长率提升至2.8%的较高增长水平。
再来看2012年中国GDP的初步核算:
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经济增长速度。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中国经济在内、外夹击下遭遇前所未有的“稳增长”压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四季度GDP增速已升至7.9%,“7个季度增速放缓”彻底成为“历史记录”。目前,我国在核算支出法GDP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时,仅分为住宅、非住宅建筑物、机器和设备、土地改良支出、矿藏勘探费、计算机软件、其他七个主要类别,没有对研究与开发、数据库、娱乐、文学或艺术原作、非生产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核算。
纵观中美两国2012年的GDP结构的数据:中美两国对于民营企业研究费用的投资以及有关娱乐、文学及艺术原创支出,包括电影、长期电视节目、图书等支出是否纳为国家GDP的固定投资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美国新出台的GDP核算方法将研发投入和娱乐产业等“无形资产”以及养老金赤字等纳入范畴,这些也恰好是美国“软实力”代表。事实上,中国的GDP核算方法历年来也经过了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也把一部分的科研经费纳为GDP的固定投入,但是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采用SNA1993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其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