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过程思想-最新文档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过程思想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学、哲学、美学、文学等思想资源,也含有丰富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

一、人的对象性存在表明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结果

《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其显著的标志就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形成了他的新的哲学观――实践的人道主义的哲学观,为此,他把西方哲学发展到了最高峰。马克思的新的哲学观主要是在对黑格尔的否定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直观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首先对黑格尔的哲学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创造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真正的因而是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黑格尔哲学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就是赋予实践活动徒有形式的、抽象的性质,并把实践中的主体绝对化、

神化。

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马克思曾经给予了费尔巴哈很高的评价,“费尔巴哈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但是,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只看到人的对象,但他并不真正了解人,他把人理解为一个“类”,并认为意志、感情、理性就是人的“类本质”或“类特性”,看不到具体的人的活动,因此,在对人和人的本质以及自然界的理解上马克思远远超越了费尔巴哈。

到此,马克思既批判了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吸收了其中的积极因素,同时又从现实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出发,克服了费尔巴哈的直观的抽象的人本主义的哲学观,形成了自己的彻底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了自己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的特点:“我们在这里看到,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

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

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人与外部的对象性的关系。

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对象性的活动”是这样阐述的:“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自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对象性的活动包含三个层面的基本涵义,劳动实践活动主体的对象性存在和劳动实践活动的客体和结果的对象性存在以及劳动实践活动本身的对象性存在。由此,我们也合乎逻辑地导出,马克思的真正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扬弃的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伴生物,它同时否定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旧人道主义思想,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才产生真正的人道主义。因此,人道主义不仅有其理论基础,而且有其历史基础。

二、人道主义的实现须经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三个阶段

以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观来考察对象化活动,就把人的实践活动转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着物质、能力和信息的转换,也就是进行着双向的建构,对人来说,就是在能动与受动的系统中进行着自我的塑造,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历史就是人的实践化的过程,“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在这个对象化的活动中,主要包含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历史三个层面的关系。

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看,在《手稿》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塑造的结果。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不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绝对存在,而是人的实践的对象和产物。通过对象化实践活动,人能够将自身的主体性质对象化在客体自然界上,自然界由原来的自在状态被改造成带有主体印记的“人化自然界”,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自然界的人化最突出地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上,就是工业和科学的发展。马克思说:“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对这种工业和科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方面,他把工业归结为人的创造能力,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和外部确证;另一方面,他把工业理解为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

上进人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从而为人的解放做准备。 马克思认为,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不仅能动地改变着自然界,不但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得到塑造,而且人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随着劳动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和进行,人也逐步趋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塑造着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首先指出,自然界作为客体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建构过程。人的五官、人的感觉是在人与自然界相互对象化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 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

另外,在人与自然界相互的对象化活动中,人的本质得到确证,人的知识得以丰富和完善,人的能力得以提高。一方面,自然界作为实践的对象,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或者说,对象成为他自身。 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道主义的视野扩展到人类社会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过程思想-最新文档资料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过程思想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学、哲学、美学、文学等思想资源,也含有丰富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一、人的对象性存在表明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结果《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z78d4n7919jajr88ky455t2h95x5500wd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