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减法转化成加法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省略加号后的意义,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练习,熟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步骤,体验加法与减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深刻领会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加减法的互相转化中,让自己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准备 投影胶片。 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通过对例题的讨论、探索引出加减法统一称加法,并将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例题、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更透彻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获取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投影出示。)算式(-3)-(-2.5)+(-0.5)-(+6)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我们怎样进行计算呢?
(由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教师加以补充。) (1)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加以运算;
(2)根据减法法则,将算式中的所有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学生对上述算式凭借已有的知识基础加以讨论和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开放性。)
对于(2),将加减运算统一为只含加法运算的算式。比如
(-2)+(+8)-(-15)-(+6)=(-2)+(+8)+(+15)+(-6)。
板书: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2.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上述算式可写成:
-3+2.5-0.5-6。
可读作“负3、正2.5、负0.5、负6的和”,或按运算意义可读作“负3加2.5减0.5减6”。 (在教学时,应指出按运算意义读时,若位于第一位的有理数是负数时,此处的“—”号读做“负号”而不看成“减号”)。
二、展开 (投影示出) 例 计算:
(1)(?3)?(?9)?(?4)?(?2);
(2)?1351???; 3462187834(3)0.25?(?)?(?)?(?)。 解:(1)(?3)?(?9)?(?4)?(?2)
?(?3)?(?9)?(?4)?(?2) ?3?9?4?2 ?(3?9)?(?4?2) ?12?6 ?6; (2)?133?4?56?12 ?(?1?5)?(3?13642)
??76?54 ?112; (3)0.25?(?1)?(?7)?(?3884) ?14?(?1738)?(?8)?(?4) ?14?1738?8?4 ?(1?3)?(?1?74488)
??12?1 ??112。
三、练习
1.课本第32页练习的第1,2题
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时, 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2020-2021学年最新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优质课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