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2024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时空坐标]

[主要线索]

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2.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3.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4.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知道我国农具经历了从耒耜到铁犁牛耕的发展历程,尤其了解铁犁牛耕对中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古代经济的重大影响。 2.知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了解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在农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重点把握小农经济产生的时间、条件、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一、农业的起源

1.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地域差别:南稻北粟,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3.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1

4.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

[思维点拨] 中国原始农业

(1)从形成时间看:起源早,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农耕系统。 (2)从地域分布看: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生产工具改进

时代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唐代

2.特点: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3.灌溉工具: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思维点拨]

1.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人类在早期农业耕作过程中,都是以人力作为动力,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使用畜力。因此,它的出现是农用动力的一次质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精耕细作”的含义

所谓“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设施

(1)上古时代:出现了大禹治水的传说。

(2)春秋战国:兴修了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3)两汉时期

①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②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表现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人们主要使用骨制、木制、石制农具 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农具,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

③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2.经验总结

我国古代的水利建设经验与成就,构成古代农学知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点拨]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通过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重要水利工程的兴建,古代中国水利设施逐渐完善,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成就日益丰富。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千耦其耘 (1)时间:商周时期。

(2)特点: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个体农耕

(1)出现时间:春秋时期。 (2)产生原因

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②私有土地的出现。 (3)主要特点

①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评价

①优点: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弊端

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图解识记]

1.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2.小农经济

3

[易混易错]

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主题一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进 1.刀耕火种

材料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盐铁论》 [史料解读]

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伐掉树木就可以种庄稼,烧掉野草就能播种,用火烧荒种地,用水来除草,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何影响?

提示 经济形态:反映了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影响: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这种耕作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 2.铁犁牛耕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①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左丘明《国语·晋语》 材料二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4

铁锄 铁犁 铁镰 [史料解读]

①划线句子的意思是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牛现在用于田间耕作,这说明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技术。

②这组图片一方面说明了农具材质已经为铁制;另一方面说明农具种类比较齐全。 [问题思考]

材料一、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提示 现象:反映了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加速了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 3.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 材料

图一 图二 [史料解读]

图一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在汉代得到推广,图二唐朝曲辕犁出现,是犁结构的重大改进,也使得耕作效率大大提高。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意义?

提示 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已相当完善。

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传统步犁技术的成熟,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 [史论总结]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耕作方式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耜耕) 生产工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5

(部编版)2024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时空坐标][主要线索]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2.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ym6f0px6a1wxgu8k8be9y6ym8c7hv00ms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