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规律; ②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 ③ 二者一样,是运动的,变化的和发展的;
④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⑤ 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在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有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顺序不能乱)
2、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
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重要性;各自有作用)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①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旧事物→新事物;旧质→新质) ③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5、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第52页,看一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1、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补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概念
辩证法: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它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
三大规律的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发展的趋势:前进、上升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动力: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发展的过程:量变——质变
发展的道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这个世界是统一的吗?否是二元论或多元论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统一于什么?心物唯物主义一元论怎样统一?辩证的机械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元论
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④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⑤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是主体对课题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1、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②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发映),但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