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填(20分)
1、比较文学具有 ( 开放性 )、( 多方位 )、( 动态性 ) 的特点。 2、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 ( 认同 ) 和( 离异 )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3、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 ( 影响 )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 平行 )研究。
4、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有条理、有系统的学科,是( 戴克斯特 )的学术活动。 5、被誉为法国比较文学喉舌的杂志是 ( 《比较文学评论》 ),创始人是(巴登斯贝格 ) 。 6、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1899年创立于( 哥伦比亚大学 )大学。 7、德国古典语文学家 ( 霍普特 )关于荷马史诗和尼伯龙根之歌的平行研究为德国比较文学开辟了道路。
8、东欧唯一译本自成体系的比较文学理论性著作是 (久里申 ) 的《比较文学研究》。
9、文化外求的三个方向是 ( 外求于他种文化;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外求于他种学科)。
10、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朔到 ( 1897年 ) 年林纾翻译《茶花女》。
1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则是在 ( 20年代末30年代 )(时间)。 12、三四十年代显示我国比较文学实绩的是 ( 朱光潜 ) 的《文艺心理学》、《诗论》和钱钟书的(《谈艺录》)。
二、名词解释(20分)
1、文学批评: 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文学批评在一定的文学历史中来进行,它必然是某种文学流派、文艺思潮的反映,因此又必然和文学史相联系。
2、文化转型: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了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3、文化离异: 表现为批判和扬弃,即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怀疑,甚至否定、打乱既成规范和界限,对被排斥和曾经被驱逐到边缘的加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乃至颠覆。
4、题旨(母题): 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题旨或母题是可以从题材中读出来的某种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在各种主题中多次出现的因素。 三、简答题(30分)
1、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划分是指什么?举例说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文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次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和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这两个层次之间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例如文学理论不仅可以进行某一国的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进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也可以对某一文艺理论问题,从世界的角度进行总体性的研究。无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都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方面的内容。
2、简述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一书的观点? 答:(1)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种族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2)对比较文学来说,比较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同研究从阅读中可能发现的相互影响和平行现象一样有价值;(3)比较文学不能只用来研究文学史(渊源和影响),而且也要用来研究和评论和当代文学;(4)比较文学上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它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一的一面,因而存在从国际的角度来展望建立全球文学史和文学学术这一遥远的理想;(5)比较文学的性质和对象决定了它不可能只局限于运用单纯的比较方法,在比较文学
论述的过程中,描绘、特性刻画、阐释、叙述、解说、评价等方法都同比较一样经常被应用。 3、理解“和而不同”的主要内涵,以及其作为比较文学重要原则的要求。
答:“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产生新的事物,这一事物又与其他事物构成新的不同。最后,所有的不同并不消失,并不是混为一体,而是构成更大、更完美的和谐。这是比较文学承认差别,不断开放,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则要求一方面在不同的文化里,从诸多差别里,寻找其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要在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 四、论述题(30分)
1、 钱钟书《管锥篇》在比较文学领域的贡献 答:《管锥篇》的伟大贡献在于综观古今,横察世界,从“针峰栗颗”之间展示出极其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并总结出重要的文学共同规律;但同时其中没有一条是从纯粹抽象、推理得出而脱离了艺术实践的;
《管锥篇》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此外,关注各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作者也予以一定的注意; 《管锥篇》有很多篇幅进行了以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则强调了各学科之间的相通。 2、 举例分析接受理论的价值
答:由于接受屏幕的不同,一部作品在本国和在外国被接受的状况也肯定不同。通过的外来作品中某些成分被拒绝或接受或改造的复杂过程,我们不仅可以挖掘出作品的潜能,而且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体系的特点;
其次,对外国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 另外,通过关于接受的研究可以考察时代的变化。一部作品在接受的过程中常常因时代的不同而强调出不同的方面。人们往往也都是按照不同的时代需要,来挑选自己所要接受的外来作品。
最后,接受理论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编写完全不同于过去体制的新型文学史的可能。
《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二)
一、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每题6分,共30分)
1、所有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文学现象的,都可以称为比较文学。(╳)
错误。比较文学的研究必须是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或者不同国别的文学现象研究,或者是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是所有的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的文学研究,都可以称为比较文学的,如李白、杜甫的比较研究,就不属于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的。 2、总体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错误。总体文学虽然与比较文学有密切的联系,但比较文学不等同总体文学。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而总体文学是将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如从世界的角度来研究戏剧和小说的发展,以寻找规律性的现象。 3、“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和而不同”中首先是“不同”,没有不同就很难有发展,“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这种承认差别,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精神。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 4、在具体的某部(篇)文学作品中,题旨可以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
错误。题旨是题材中所蕴含的旨意。在一部作品中,它是局部的、有限的、相对稳定的,不象主题那样覆盖全局,也不象主题那样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
5、中西文论在文学的价值、功能、文学存在的意义上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错误。在回答文学的价值、功能、文学存在的意义时,中西文论确实在道德教育、认知世界、审美享受等方面都能找到许多共同的层面。但西方文论显然更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即使是教育、劝善,也必需“寓于乐”,通过“怡情”。而中国文论则多强调“刺上化下”以沟通上下的功能。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简要说明文学影响的一般过程。 文学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首先往往发端于一种心理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除文学方面的启发外,对作者思想方面的启发也很重要。 如果说“启发“往往是在寻求中不自觉的偶然相遇,那么影响的第二步“促进”,就是有意识地寻求、理解和加强。“促进”之后,会有一个认同的过程。“消化变形”是文学影响中必不可少的。文学影响最后要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因此“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不过实际的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为其中的某些环节。
2、举例简要说明中西戏剧结构上的不同。
中国戏剧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即多采用线状结构(要求举例说明)。
西方戏剧多采用网状结构,即便是脉络很简单的事件也可以构成网状的矛盾冲突。(要求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技巧渗透现象。
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在中外文艺活动中是较多见的。在西方艺术中,一种艺术技巧向另一种艺术渗透,如绘画进入诗歌,叙事进入音乐等更是常见。美国的艾肯就是成功的利用了音乐的象征和技巧的小说家和诗人。艾肯在他的诗中“让我们听见这种缥缈飞逝的心灵的音乐的全部协奏”。众所周知,艾略特更是在他的诗中,自觉地、积极地引进了音乐的技巧。海伦;加德纳认为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诗《四个四重奏》由四首诗组成,每一首诗都分成五个部分,可以看成是“都有自己结构的五个乐章”。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 三、论述题(共40分)
为什么说比较文学能在不同文化的关系中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试举例论述说明。 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中吸取营养,谋求新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 具体的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在与“他者”(指他种文化的文学)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两种文化相遇,也就是进入了同一文化场,两者便都与原来不同而进入了新的性质,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时是明显的对比,有时是潜在的参照关系。其次,“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成和对方一样。再次,“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新的诠释和理解。最后,“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
以上几方面的“互补”显然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