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详尽版)复习课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尽版)

(精品文档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详尽版)

第一节 概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

在 DIC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始动环节是由于某些促凝物质大量入血,使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进而引起机体凝血 - 抗凝血功能平衡紊乱。在微血管内广泛地形成主要由纤维蛋白( fibrin, Fbn )和聚集血小板构成的微血栓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加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贫血。

DIC 患者发病的严重程度不一,有的临床症状十分轻微,甚至是“隐蔽”( occult ),病人体症也不明显,只有用比较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才能发现;但也可以比较严重,如急性 DIC 患者发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达 50% ~ 60% 。

第二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DIC 的病因是指容易引起 DIC 的一些基础性疾病。 下表为DIC 的一些常见病因,其中感染因素引起的 DIC 约占 DIC 发生率的 30% ,如细菌性败血症是引起急性 DIC 的常见病因;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发生 DIC 约占发生率的 20% ~ 28.3% ;外科手术及广泛组织损伤导致的 DIC 约占 12.7% ~ 15% ;另外,产科意外并发急性 DIC 约占 8% ~ 20% 。因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此,在临床上遇到存在易发 DIC 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并出现了无法以现有临床证据解释其出血症状时,应想到发生 DIC 的可能。

DIC的病因分类 类 型 主 要 疾 病 感染性疾病 革兰氏阴性或阳性菌感染、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等 肿瘤性疾病 转移性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 血液性疾病 急慢性白血病、溶血性疾病、异常蛋白血症等 妇产科疾病 感染流产、死胎滞留、妊娠毒血症、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 创伤及手术 严重软组织损伤、挤压伤综合征、大面积烧伤、大手术等 此外,在疾病过程中某些因素也能触发凝血系统和促进 DIC 发生、发展,例如:缺氧、酸中毒、抗原 - 抗体复合物、自由脂肪酸与脂类物质以及相继激活、触发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肽系统、补体系统等,这些称为 DIC 的触发因素。

二、 DIC 的发病机制

DIC 发生、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关于凝血系统活化机制,过去一直认为血液中存在着以Ⅻ因子激活作为始动环节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在血凝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近十多年来研究表明,组织因子( tissue factor, TF; thromboplastin, CD142 )表达、释放在凝血启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组织因子在 DIC 发病机制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DIC 时引起凝血系统激活的主要机制可归纳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严重损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详尽版)复习课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尽版)详(精品文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详尽版)第一节概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ordiffuse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获得性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yil5uwhr9mzf00wrvr0a0pl1szsm00hh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