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性气候显著。多年平均气温14.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2℃,极低温-6.5℃,最热月平均气温24.5℃,极高温38.3℃;年均积温4579.4℃,无霜期27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075.1mm,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7.4%。降雪集中在1—2月,海拔800m以上地区积雪较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60小时,日照分布不均,秋冬两季云雾天气较多,平均125天,占全年的34%;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5%。
剑阁境内河流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绕县东界而流,清江河穿新县城而过,源出西北山麓的闻溪河、店子河、白龙河纵贯全县,河流总长675km,流域面积2823km2。 剑阁县境内森林以常绿针叶树柏、松和落叶阔叶树桤、栎及少量杨、桐、枫、榆等杂树组成。森林覆盖率50%以上。境内成林植被主要为柏木林、马尾松林、栎林、桤木林、杂树林、竹林及茶林等。
珍稀植物包括古柏(树龄一般在400~2000年)、剑阁柏木、银杏、白皮松、天师栗、香樟、飞蛾树、红豆木及剑门兰花等。
境内有野生动物224种,哺乳类动物有47种、鸟类84种、爬行动物12种、两栖动物6种、鱼类7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5种,包括金钱豹、锦鸡、猕猴、小熊猫、龟、剑门画眉等。
已探明和发现的地下矿藏30余种,其中石英砂、煤、铁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开发潜力。
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3.2.1区域水资源量状况 3.2.1.1地表水资源状况
清江河由剑阁至广元利州区汇入白龙江后,流入干流嘉陵江。清江河全长201km,河床平均比降4.59‰。流域位于东经104°35’~105°42’;北纬32°08’~32°39’之间。 清江河流域呈扇形,地势北高南低。青川县境内山势陡峭,河谷狭窄,水流湍急,
14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河流穿行于高山深谷之间,台地很少,急流险滩密布。剑阁县和广元市中区境内地貌多以深丘为主,河道渐缓,河谷稍开阔,谷宽一般为100~300m,河道弯曲,有少量台地,植被中等。
清江河流域水系较发育呈树枝状分布,上游地质构造复杂,岩层破碎,泥石流发育,因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剑门关天赐温泉热矿水水源,西北—北—东北向紧邻清江河:西南侧、距水源中心约720m的老坟湾525—530m高程有一水塘,水塘与清江河相同;东南侧、距水源中心约500m处,佛爷包东南向520—525m、535—540m有两个水塘。老坟湾水塘约10000m2,佛爷包三水塘面积共计约6500m2。均为农民浇地之用。
3.2.1.2地下水资源状况
据钻孔记录,热矿水钻孔揭露地下水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裂隙—孔隙水,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的层间裂隙承压水,三叠系中统、下统岩溶水。成井时,除热矿水含水层三叠系中、下统未止水外,上部各含水层均已止水。各含水层间由于隔水层较厚,又无断裂导通,无水力联系。
热矿水水源人工露头处:第四系孔隙潜水受清江河及大气降水补给,由于钻孔止水作用,与其下各含水层无水力联系;三叠系中、下统岩溶水,由于钻孔的存在,受露头出露地形控制,上层雷口坡组岩溶水对下层嘉陵江组岩溶水进行反补,但两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则无水力联系,仅于地表露头处受大气降水补给。
3.2.1.3地热水资源状况
剑门关天赐温泉分布于过路垭—岳家湾一带的石灰岩或含膏盐的碳酸盐岩内的岩溶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通过溶蚀孔洞、管道或裂隙等循环网络,循环至地下深度1900—2500m范围,在正常地温梯度条件下,其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这些深部循环水在长距离的运移中,由原来低矿化、低温的地下水,经长期与周围岩体发生离子交换、溶
15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滤、吸附等物理化学反应,即形成热矿水。其赋存与形成模式详见图10。
根据以上分析:热矿水水源人工露头处,含水层及地下水类型较多,但受成井工艺影响各含水层间水力无水力联系;地表水除与基岩风化带裂隙潜水及第四系潜水存在水力联系,与热矿水含水层并无水力联系。由此可见,热矿水水源钻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2.2区域水文地质
热矿水水源及其周边区域,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次降低。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沟谷及地表径流发育,水网密布,切割较剧。水文网的发育与发展,对地下水的运动和储集,具有重要的作用。
区内地下水类型较为齐全(详见图8)。各类型浅层地下水及含水层特征如下: 1、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含水层主要由全新统冲积(或冲洪积)层堆积物组成。河流冲积的以砂、砾、卵石为主要的含水层,沿河谷两岸分布,组成漫滩和一级阶地,其水位埋深0.5—0.8m,单井涌水量一般1000—5000m/d;沟谷冲洪积层由于砾石成分较多,水量小于1000m/d。主要受河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丰富—中等,以潜水为主,主要分布在清水河谷及台地。
3316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2、层间裂隙承压水
有须家河组、白田坝组、千佛岩组的砂砾岩和砂泥岩之不等厚互层组成。于龙门山麓一带呈带状分布。岩石裂隙率0.78—2.4%。钻孔涌水量一般为138—265m3/d,最大可达831m3/d.单位涌水量1—15m3/d?m,最大26m3/d?m。 3、基岩孔隙裂隙水
17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分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和红层风化带裂隙水两类。
(1)碎屑岩裂隙水:按富水性,分为:水量中等的寒武系、奥陶系以及下、中泥盆统砾岩、石英状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及页岩中的裂隙潜水,泉流量0.1—1.01/s,地下水径流模数1.0?2.51/s?km2。水量贫乏的志留系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铜街子组以泥页岩为主夹砂岩、碳酸盐岩中的裂隙水,泉流量0.01—0.11/s,地下水径流模数岩石裂隙率0.93—1.89%。碳酸岩夹层一般厚数米,泉流量一般为0.100.5?1.01/s?km2,
—1.241/s,较大者可达到29.141/s。
(2)红层风化带裂隙潜水:莲花口组砾岩、砂岩以及泥岩中的裂隙水,水量中等—贫乏;沙溪庙组、遂宁组以泥岩为主夹砂岩中的裂隙水,分布于清水河两岸,水量较贫乏,泉流量一般0.01—0.051/s(个别泉可达0.451/s),地下水径流模数0.21/s?km2。 4、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分布于图幅北西侧。岩石裸露,地形陡峭,河谷深峡,高差可500m以上,侵蚀作用强烈,大部分在海拔900m以上,保留了海拔1000—1100m和1200—1300m等夷平面,期间漏斗和落水洞成串珠状分布,密集程度可达30个/km2以上,裂隙岩溶的发育为地下水的运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者的相互促进直接影响了含水层的富水性。按富水性可划为:
(1)溶洞暗河强烈发育的
下中三叠统碳酸盐岩裂隙溶洞含水层(组):包括上部雷口坡组,下部嘉陵江组两个主要含水层位。岩性为厚层—块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岩。总厚约1000m,裂隙率5—10%,泉流量1—501/s,暗河流量200—5001/s,地下水径流模数
5?151/s?km2。单孔涌水量大于120m3/d,水量丰富,呈条带状产出。
二叠系碳酸盐岩裂隙溶洞含水层(组):由吴家坪组灰岩、阳新灰岩所组成,间夹钙质页岩、铝土质页岩、炭质页岩和薄煤层,总厚度大于300m,裂隙率5—9%,泉水流量5—501/s,暗河流量200—5001/s,地下水径流模数10?141/s?km2,单孔涌水量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