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2课 《观书有感》说课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2课 《观书有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书有感》。 一、 说教材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2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这首诗既是学生学习古文化的经典之作,又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读书教育的好教材,这首诗显著的特点是用暗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个道理。针对以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主中心句(诗眼),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三、说教法

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反复品味,设计学生读书、自学、质疑、教师释疑的环节。(这一教法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

四、说学法

回忆学习古诗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古诗应掌握的一些知识。(意在激活学生的记忆信息为古诗的自学提供思路)并鼓励他们采取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突出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例如:弄懂诗句的意思,串词成句,串句成篇。让学生在反复的读的训练中学会体会诗的感情。)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学了。

五、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出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

(二)、学习古诗,领会诗意 1、出示:

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第一个要求,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 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

“鉴”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把这两句诗读好。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谁能说说? 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

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 (2)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3、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读好这首诗? 5、背诵这首诗。 (三)、质疑引入哲理理解

22课 《观书有感》说课稿

22课《观书有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一、说教材《观书有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2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uzj0tyjc0ne2d1fovz9epjx24qp9012v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