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教 案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使用教材 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题名称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授课日期 教学课时 2 《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 知识目标: 1.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理解良好道德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注重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塑造完美的人格;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会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成为有良好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不断积极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塑造完整人格;体会到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成为有良好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理解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并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塑造完整人格。 难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教 学 方 法 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 拓展践行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 课 外 作 业 教材第40页:体验践行;设计针对校园不良现象的社会公德警示语。 教 学 后 记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对于教学有关键性的作用。好的案例对学生有强有力的吸引力,老师和学生都较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能充分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促进学生们对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课堂学习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要尽可能发掘好的适合教学的案例。 附:教学详案

课题: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一、导入新课

读摘选的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篇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道德、认识道德、理解道德。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组织学生结合课本p34案例与生活实际围绕“人们评价社会生活行为的标准”与“道德是什么”思考讨论并分享。

老师总结:我们在评价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时往往是在我们认识水平的基础上以善恶为判断标准出发的,而道德就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它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而道德的内容也会因时代的不同有所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学生举例分享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内涵,为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践行提供方向指导。 2.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材料:“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结果展示, 讨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

总结: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的主要内容是: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延伸: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遵守社会公德?

(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和关心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3.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结合课本p38案例说说高尚道德为什么能够推进社会和谐?(p39.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团结;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播放雷锋精神宣传片,引导学生结合雷锋精神谈谈高尚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 1.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组织学生结合p39案例分组讨论孟佩杰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庭美德并分享个人具有的美好品质。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家庭美德对中职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与邻里和睦相处,学会沟通与协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与社区安宁。 2.成长路上的个人品德

结合课本p40“微公益”活动以及个人生活经历,谈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中职学生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切实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塑造完整人格,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3.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通过“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分享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良好道德对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生通过认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理解了道德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从正反两反面列举了关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例子,学生反应积极,主动由例子联想到个人的实际生活并积极与同学分享所见所闻,在交流中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案例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时事政策。

四、课外作业

教材第40页:体验践行;设计针对校园不良现象的社会公德警示语。

五、其它

板书设计

一、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1.道德的分类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4.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 5.良好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 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2.家庭美德对中职学生的要求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4.中职学生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5.良好道德对个人人生发展的作用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教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教案课程名称授课班级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课题名称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授课日期教学课时2《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知识目标:1.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2.理解良好道德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re59huin7s7tu43p391qw0b8cvba00t6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