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翁源县本土“鹤蚌舞”融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翁源县本土“鹤蚌舞”融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究

【摘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其中的本土民间艺术,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非凡的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在此过程中一些外来的艺术文化理念,给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形成了很大冲击,因此,对当地的本土民间文化展开保护,就显得尤为迫切。作为国家未来接班人、栋梁的高中生,应肩负起传承中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的重任。为此,将本土艺术融入到中学校园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就变得刻不容缓,这既是培养优秀人才,增加其文化底蕴的有力手段,又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有着非凡意义。

【关键词】鹤蚌舞;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指向,就是感受民族的、民间的、现实生活之中的艺术。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具有极强的地方色彩,向外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与精神。其中本土艺术,则是集当地风土、人文及环境等因素于一身,彰显出本土风味与特色。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三观形成、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把具有正能量与丰富文化底蕴的本土艺术,融入到高中音乐课堂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翁源本土艺术鹤蚌舞的概述

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南部的翁源县,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民风淳朴,山川秀美,“龙辟灵池,梅岩书堂皆胜地;仙开翁水,双腊如珠尽韶天”则是专门赞美翁源的古联。并且,“崇文尚艺”是翁源人长久以来的优良传统,如调王舞、舞推车、舞春牛、鹤蚌舞等民间艺术,在粤北地区盛名已久,每逢节日庆典都会出现在群众眼帘,到现在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而其中的鹤蚌舞,则源自于翁源县的一个民间古老传说,这一舞蹈从传说到初创、成型及推广开来,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具有浓重的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特色与文学特色,集经典成员和民间故事融为一炉。因此,在演出的时候,人们常称其为流动的成语。该舞最初属于三人舞,通常在舞蹈时会有一人做花旦打扮身披蚌壳,或是合壳护身、或用壳戏舞,跳跃自如、旋转如飞。一人做生,身披鹤装,扮演仙鹤。再有一人做老翁打扮,手提渔网,头戴竹笠草帽,做撒网扣蚌的各种舞姿,白鹤则用

嘴去叼蚌,蚌灵活地闪躲,并将鹤嘴用壳夹住,这时候,控制鹤的人口吹竹哨,模仿鹤哀鸣的声音。整个舞蹈动作灵动、活泼、自由,富有变化,舞姿优美轻盈,极具生活气息,常用钹、鼓、锣等乐器进行伴奏。(见图一)长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不仅在广东人民群众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也造就出了一定的历史价值、品牌价值以及文化价值。近几年来,鹤蚌舞多次代表韶关市参与湛江、云浮、深圳及肇慶等市的汇演、交流,已然成为韶关市本土民间艺术的一个品牌。 二、翁源本土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本土艺术不够重视

高中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爱动,喜欢接收一些新鲜事物,因而更多关注于流行元素,比如流行音乐、西方古典乐等音乐形式,喜欢紧跟潮流的艺术,觉得本土艺术不够时尚、有型,甚至认为有些“土”。同时,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较少宣传本土的艺术,这就使得在学校教育中对本土艺术的赏析、引导,都较为缺少,进而导致学生在审美观念上对本土艺术的缺失。为此,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翁源本土艺术的传承、发展。 (二)教师对本土艺术理解不够深刻

不少高中音乐教师,受到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本土艺术感到较为陌生。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教学改革的重要中心,若不能深刻地了解本土艺术,对本土艺术不具有较高的兴趣度,那么在其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必然会在把握艺术作品的文化与特征的时候出现偏差,进而给教学成效带来影响。同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一些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多数时候仅结合教材进行教学,并未针对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结构,有选择性的展开教学活动,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单一性,授课方式教条死板,未能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从而致使学生缺少接触本土艺术的机会。 (三)当地文化艺术在环境基础下,面临失传

伴随经济全球化地不断推进,各国之间除了政治、贸易的交流越来密切之外,彼此的文化也在相互影响,翁源县也不例外,受到了现代娱乐多样化的冲击。现代文化艺术和以鹤蚌舞为代表的翁源本土艺术存在着一些矛盾之处,使得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愈加缓慢,欣赏、喜爱翁源鹤蚌舞的当地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数量缩减较大,翁源鹤蚌舞的发展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为此,关注本土艺术传承者及新观众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

三、融入当地高中音乐课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著名音乐研究学者,樊祖荫教授,曾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说到:“国内的音乐教育仍是中国音乐为辅,欧洲音乐体系为主,而缺少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对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来讲,不仅是很不完善的,还会较大程度影响到中国音乐的发展。”这无疑是告诉我们,需要将本土民间艺术融入到校园教育之中。可能有人问,“为什么不让民间艺术就在民间传承,而要在校园内推广呢?”这是因为,民间的喜好具有潮流导向性,并且缺少系统的理论,若仅依靠民间的力量进行传承,就好像开展了一场没有合同约束的交易,难以保障对方不会因为外界诱惑而至合同于不顾,本土民间艺术同样如此。并非每一个民间艺人都能够清楚意识到,本土民间艺术的价值,因此,不能够保证民间传承者不会为了其他喜好,或是自身的生存、利益,而放弃这一项传承。在高中音乐课堂上融入“鹤蚌舞”,就是为了给本土艺术的发展保驾护航,使它的传统思想与民族精神财富得到更好地推广。

就拿早几年东北经典的民间艺术“二人转”来讲,当时的“二人转”演员很多处在生计得不到保障,没有市场认可的境地。这时候,来自东北铁岭热爱“二人转”这门艺术的赵本山,开门收徒进行系统教学,致力于推广这一门艺术,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终于收获了大量的观众,使人们喜欢上了这种带有浓厚东北韵味的本土艺术。赵本山的这种开门收徒,进行系统教学的方式,虽然与在高中音乐课堂上进行本土艺术推广有着区别,但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专业、系统研究地中心思想却是一致的。世界上自然不可能有第二个赵本山,但却有着数量庞大的、有着专业研究教学能力的中学校园。艺术名家收徒和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推广本土艺术,都是为了将其宝贵的人文艺术财富保留下来,使之得到传承、发展,两者之间有着殊途同归的结果。

四、融入当地中学音乐课堂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就笔者个人观点而言,可从以下两点展开教师队伍培养、建设:一是,从学校现有的音乐教师中,选择对“鹤蚌舞”等本土民间舞蹈有一定了解,爱好这方面艺术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使之能够更好地胜任本土民间舞蹈音乐课堂教学。二是,在平时的“鹤蚌舞”“调王舞”等众多民间舞蹈表演中,进行人才地挖掘,将表演出色、舞台效果好的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之中,由其负责本土民间舞蹈的教学工作。

翁源县本土“鹤蚌舞”融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究

翁源县本土“鹤蚌舞”融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究【摘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其中的本土民间艺术,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非凡的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在此过程中一些外来的艺术文化理念,给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形成了很大冲击,因此,对当地的本土民间文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rb32iy2310e609m87w9sc9l3ppgr019w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